侠骨柔情,词中之龙 —— 辛弃疾

他,文能挥笔填词,武能上马杀敌;

他,被称为“词中之龙”,

他,一生赤子,追求收复山河;

他,是与苏轼齐名的豪放派词人;

他是辛弃疾。


辛弃疾一生怀着赤子之心,想要收复失地,恢复旧山河,却一生未能如愿,死前依然含恨,令人可悲可叹。


斯人已逝,惟有他的词作,依然流传,诉说着他的梦想与悲伤。


诗词君分享辛弃疾最经典的十首诗词,一起体会辛弃疾的激昂与梦想。


◎百度百科:辛弃疾维基百科:辛弃疾


侠骨柔情,词中之龙 —— 辛弃疾


1、最豪壮悲凉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明代文学家杨慎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写下这首词时,辛弃疾66岁了,北伐抗金又有了新动作,迟暮的辛弃疾当然支持,可是,又充满了担忧。


一首词中,三个历史人物,七个典故,将辛弃疾的壮志与担忧尽数道出。


辛弃疾盼望着北伐能够成功,可对于北伐的冒进充满了担忧。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一生都在为国着想,一生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这就是辛弃疾。


侠骨柔情,词中之龙 —— 辛弃疾


2、最动人的爱情词:《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豪放词,辛弃疾是一把好手,写起爱情词来,辛弃疾也是信手拈来。


又是一个元宵节的晚上,词人漫步京城街头,期待来一场美丽的相遇。

火树银花,灯火灿烂,像满天繁星随风而落。美丽的女子,散发着幽香,洋溢着笑容,从身边走过。

可却没有自己钟意的那一位,正落寞时,词人蓦然回头,却发现那灯火暗淡之处,有一个女子正静静等候,正是心中的她。

没有邀约,没有盟誓,就这样踏着月色和清香向你走来,或许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前世的久别重逢。


侠骨柔情,词中之龙 —— 辛弃疾


3、最壮怀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做梦都在打仗,醉酒时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醒来军营中已响起了嘹亮的号角声。


在梦里拼杀,在醉中舞剑,上场杀敌的心深入到他的灵魂里。


词中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最后一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再豪迈的将军,再豪情的壮志,在现实面前,却也只剩下悲伤和遗憾。

现实中的无法实现的,只能去梦里找寻吧!


侠骨柔情,词中之龙 —— 辛弃疾


4、最清新的田园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上饶风景优美,辛弃疾写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词,这首就是其中的杰作。


这是一个平和的夏夜,一路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在上饶,那宁静的乡村,治愈了辛弃疾的悲伤。


长大后才明白,平凡无奇的岁月里,藏着最惬意的生活,也藏着最踏实的幸福。


侠骨柔情,词中之龙 —— 辛弃疾


5、最令人伤怀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孝宗淳熙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中年人的心绪,即便过去了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侠骨柔情,词中之龙 —— 辛弃疾


6、最岁月静好的词:《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