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解释64卦顺序的排列因缘。上经天道,下经人道,易经在人道中的表现秩序 | 《易传》 | 周易《杂卦传》详解
序卦传(数字表示卦序) | 解释 |
---|---|
有天(乾1)地(坤2) ,然后万物生焉。 | 乾:天道;坤:地道。 坤者,阴也、地也、母也,故始受之以坤。坤柔以养也。 坤:辅助乾,滋养新生事物。阳主阴从。 乾坤(文言传再细说),众卦之父母,六十四卦的门户。 |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3 ;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4 ;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 屯:屯积,聚集。盈:充满。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阴阳平衡产生新生命。秉承天地、父母之根基,自身阳气充满,开始生长。贞,元。 蒙:菟丝草,又名女萝、王女、爬墙草,好附在他物上生长。稚:幻小的禾苗。 蒙以养正,圣功焉。在保护孩子的同时,允许孩子适当犯险试错。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遵循自己的本性、良知,明白是非对错,与人为善,积德以图远。蒙卦的意义就是明理、教育、启蒙。 |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5 ;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6 。 | 需:饮食之道。生存之必需,矛盾纷争处理。饮食之道,也是生存之道,需取之有道。 有了收获后,还需要合理的分配,这才是真正的“饮食之道”。因为资源是有限制的,你占用多,别人就少,甚至有人完全得不到。需,不进也,不能过分占有,贪得无厌。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讼:争也,公言之也,不亲也。 需卦讲饮食之道,即利益。有了利益必然产生分配不公的问题,带来了争端,这就是讼。矛盾如何调和?怎样保证公平公正?讼事如何处理,这就是讼卦的意义。 |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7 ;师者众也。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8 ;比者比也。 | 师:聚众之道。讼卦在外面与人相争而吃亏,回到家中寻找更多人的支持,因此对支持自己的人柔顺,争取同情和支援,从而积蓄力量,壮大自身力量,即师卦。但是为师者必须是丈人,即德高望重之人,否则多成乌合之众。 比: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师卦聚众后,壮大自身,组成团体,形成力量。但是团体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个性和目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人多了后彼此会相互结交、亲附,往往会形成小圈子,拉帮结派,产生矛盾,摩擦。此时需要管理者来解决个体、小团体间的矛盾,冲突,让大家相向而行,齐心协力,开展事业。参考:欧阳修《朋党论》 |
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9 。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10 。 | 小畜:小人之畜。对普通跟随者的管理。团体中有对比、有竞争,就有人才脱颖而出。选拔出来的人才大多尚处于起步阶段,能力经验难堪重任、羽翼未丰,需要引导培养。 履:礼也。行为规范,规则,主要是对强者、上层权利的限制,维护公平。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需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以民众的监督、看管。这样才能“履虎尾,不咥人”,老虎才不会出来随意吃人。当然对弱者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总体来说规则的制定得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由不公平状态趋于公平状态,在相对公平、制度约束的环境下自由竞争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正如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那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不会出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情况,不断压缩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最后必然导致矛盾激化,混乱崩溃。 当然规则的制定需要有经验,有能力,有道德的人根据过去的问题现象来制定,维护,推行。制定规则一定不能照搬烂用,一定要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民情、国情非常了解后,遵循公平的原则,灵活应用,逐步推行,实时调整。 社会不乱用仁治,将乱用礼治,大乱用法治,不要用人治,那将是灾难。可以看看历史上著名的几次变法时制定的相关法则,制度。 成功的变法:商鞅、李悝、西门豹变法,明治维新 半成功的变法:吴起变法 失败的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 |
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11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12 。 | 泰:有了规则、流程、秩序之后,就可以保持上下通达。上级的计划、想法、命令等能顺利传达给下级,下级执行地进展、效果能及时地反馈到上级,事业因此能顺利有序地发展壮大。所以,泰有“安、通、大”等意。上层有仁爱之心和利民措施,又能贯彻实施让底层得到实惠,利益。这样自然得到底层的拥护,无往而不利,故泰者通也。 否:事业壮大之后,利益、地位与权利也会随之增加,野心、欲望逐渐膨胀,开始有了私心,追逐私利。同时发展过程中隐藏、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会随着发展地放缓和利益地争夺而逐渐显现。阶级的固化,权利的傲慢,为了维护既得的利益和争夺更多地利益,开始与下层逐渐分离,产生矛盾,强权压制,舆论欺骗 ,离心离德,失去信任和公信力,领导力,自然事业会越来越阻塞,陷入困境之中。 否泰,反其类也,如何可持续发展,良性发展,平衡发展,多方共赢是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藏富于民”;“斧斤以时入山林”等,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西方的“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似乎都是对这方面的描述。 |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13 。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14 。 | 同人:否卦,随着矛盾的爆发,终于到了无以为济的地步,太级、团体开始解体,分崩离析。随着一个政权或头部企业的衰败和倒塌,一鲸落万物生,必然进入到一个群雄并起的新时代。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广纳贤才,笼络人心,即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这就需要自己首先能为他人解决困难。这就是同人,即先顺同他人,为他人服务,亲近他人,真心实意地跟底层打成一片,凝聚人心。故说:同人,亲也。 历史上田氏代齐,历经十几代人,用时286年才最终取代姜氏齐国。田氏家族从田无宇时期开始就采取收买民心的策略,大肆施恩于民。特别是齐景公时期,他是奢侈无度的国君,对内采取厚赋重刑的政策,而田氏家族则利用权力用国家的资源施恩于民,国民来借贷粮食时用大斗,而归还时用小斗,由此民心向田。到了田常的时候,齐国的百姓都唱歌来颂扬田氏家族,随着田氏家族武装斗争击垮齐国的公族,田氏家族在齐国的权威无可撼动。 周武灭商,那也是好几代人的积累,大施仁政,→ 诗经•大雅解读。有人说孔子在当时威望那么高,弟子遍布各国,为什么不自立为王或夺取政权呢?还是德的问题,即便靠武力,手段来强取,非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最终还是守不住,会以同样的方式葬送回去。纵观历史上兵不血刃,平稳过渡的权利交接真是少得可怜。基本上每一次朝代的更迭,这片土地上就会锐减50%以上的人口,触目惊心 → 历史为什么总是惊人的相似? 大有:顺同他人,真心实意为他人服务,解决困难,谋取福祉,就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也就取得了民心,聚众则会形成团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大家各尽其能,力往一处使,有了民众的支持,事情都可以实现,困难都可以克服。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故说:大有,众也。得到大家的认可、信任、拥护。名望、权利、收益等都会随之而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15 。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16 。 | 谦:有大者不可以盈,指大有卦已经取得领导权并建立了功业,威望、名利都有了。这个时候,领导者最容易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此时由于已处于领导位置,一旦犯错,危害巨大,故需谦。目空一切,不可一世,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独夫民贼,必是失败的结局。满招损,谦受益,骄兵必败,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数不胜数,无需多说。 豫:有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戴,又能谦恭礼贤之人必然逸豫。即处理问题谨慎迟缓,考虑周全,不肯伤及百姓,故众皆悦豫也。豫,象之大者,不害于物。动物界中大象行动虽缓,但自身强大,温尔和顺,不会主动攻击它物,也不会欺凌弱者。 |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17 。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18 ;蛊者事也。 | 随:豫卦一片祥和之象,社会安定、国家富裕,此时执政者容易逸豫懈怠,耽于享乐,声色犬马,然后会滋生贪污腐败、阶级固化割裂、贫富分化等各种问题,故需要加强监督和管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没钱的时候想折腾也折腾不起来,有钱了就容易挥霍乱搞,欲望野心膨胀,还得有权有势,结成利益团体。为了巩固既得利益,手越伸越长,贪默无度,愈演愈烈,无法无天。所以现代社会,保护新闻媒体自由,言论自由,民众监督权是相当重要的,而且还要防范监督机构自身的腐败和被控制。随,主要是下层对上层的监督,权利必须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蛊:随卦处处跟随、监督,但是由于人性的弱点,制度的缺陷,长久下去难以保证不会被腐蚀,当失去公平、公正、客观的立场,而只讲好事,不讲害处,搞一言堂,垄断,独裁时,监督就是助纣为虐的工具,危害必然悄然而起,并形成气候,这就是蛊卦。故蛊者事也。既然有坏事发生,必然要整治。如今社交媒体的作用可以说大于核武器。某些独裁国家控制新闻媒体,社交网络,控制发声渠道,堵民众的嘴,封民众的眼,往民众的耳朵吹风,强行洗脑,不去解决问题,而是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是在种蛊,早晚反噬,万劫不复。 |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19 ;临者大也。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20 。 | 临:监临也。上级来视察、监察、考察下面的情况。蛊卦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弥补修正,自身的正能量就能得以发挥,开始要扩大影响并发动外面群众干事业,这就是临卦。临卦是要做大事业。参考1992年小平南巡。 观:谛视,审视也。临卦是上层领导带着任务和指示而来;观卦是成熟以后受人观察和审视。上一卦临卦是领导核心层阳气十足,事业蒸蒸日上地发展到了一定规模,阳气就明显不足,需要审视。观卦此时到了分享利益、兑现承诺的时候。不患寡而患不均,多有凶事。 |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21 ;嗑者合也。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22 ;贲者饰也。 | 噬嗑:观卦体量很大,但缺乏活力,同时也通过审视发现了一些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因此,急需输入新鲜血液、注入新的生命力来继续发展壮大自身。于是,必然采取引进人才、购买新技术、兼并经营困难但具备一定优势的组织和公司,这就是噬嗑卦,吸收、整合。 贲:噬嗑卦引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才,大家的行为和思想可以进规范化管理,但每个人的个性很难改变,这些不同个性扩展开来,就会产生现象或行为之不同,产生冲突和矛盾,这时就需要贲卦来粉饰。所以,贲者饰也。和而不同是好事,但又不能过分尖锐化,造成分裂。因此还是需要一定调和的,各自以小利而有所往,不能一家独大,但在根本问题上立场必须是一致的。比如,美国两D之争,每次都斗得不可开交,但是在涉及国家利益时又是一致对外的。 |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23 ;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24 。 | 剥:剥者烂也。外在的粉饰,可以暂时掩饰内在的不足,但不能起到弥补的作用。当内在阳气消耗殆尽之时,开始出现剥卦的情景,事业逐渐腐烂下去,直至崩溃消亡。参考清末、国民党败退台湾。 复:事物的退化不可能一直持续,物极发反。因此剥卦最后必定保存精华、退守初心,即穷上反下。初心得到休养之后,一阳发动,这就是复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25 。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26 。 | 无妄:随着复卦积累的能量越来越多,阳气在体内越聚越多,需要向外发动,容易轻举妄动,遭受灾祸。 大畜:上一卦无妄有灾,到大畜则是开始重建,对高级人才的储备,培养,是建功立业的必备条件。旧的秩序被打破,社会动荡,越乱越容易出英雄,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 |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27 ;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28 。 | 颐:上一卦大畜卦指的是对特殊人才,高级人才的畜养。如何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将来为我所用,如何对待这些做过贡献的高级人才?如何养住这些人才?这个就是颐卦所要讲的内容。故颐者养也。 大过:高级人才不培养他的道德品行,则不足以堪担大任。大过容易出现主弱臣强,功高震主的情况。正例:周公、霍光、张良、郭子仪;反例:韩信、年羹尧 |
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29 ;坎者陷也。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30 ;离者丽也。 | 坎:主弱臣强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最终还是会向着动荡,不好的一面发展,陷入困境。故坎者陷也 离:丽,附着,能量释放之前的状态。陷入困境会导致大量能量附着,能量聚集多后则必定会释放出来,使事物发生变化。穷则变,变则通。 |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男女之道不可以无感也,故受之以咸31 ;咸者感也,相感则为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32 ;恒者久也。 | |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33 ; 遁者退也。 物不可终遁,故受之以大壮34 。 | |
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35 ;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36 ; 夷者伤也。 | |
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37 。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38 ;睽者乖也。 | |
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39 ;蹇者难也。物不可终难,故受之以解40 ;解者缓也。 | |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41 ;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42 。 | |
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43 ;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44 ;姤者遇也。 | |
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45 ;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46 。 | |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47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48 。 | |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49 。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50 。 | |
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51 ;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52 ;艮者止也。 | |
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53 ;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54 。 | |
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55;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56 。 | |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57 ;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58 ;兑者说也。 | |
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59 ;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60 。 | |
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61 。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62 。 | |
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63 。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64 终焉。 |
◎下次有时间再来写写乾坤二卦及《文言传》详解,先占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