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化书》一

原创:万见归一

简介谭峭与化书

此介绍谭峭与化书。以呼应万见归一先生的白话化书褚文。


    谭峭为唐末五代道教学者。字景升,泉川(今属福建)人。幼读经史,属文清丽。父唐国子司业洙,训以进士业,而峭爱好黄老、诸子及《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茅君列仙内传》等书,立志修道学仙。后辞父出游终南山、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等名山而不复返。其父驰书责之,乃复信曰:茅君昔为人子亦辞父学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父知其求道心坚,亦无可奈何;而心常念之,每遣家童寻访,并寄以衣物钱帛。峭将父所寄衣赠贫寒人家,钱帛存放于酒肆。于嵩山师事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

    惟以酒为乐,常处醉乡中;夏日穿乌裘,冬著绿布衫,或整天卧于霜雪中,人以为已死,视之,呼吸如故。状类疯癫。每行吟诗曰: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据南唐沈汾《续仙传》载:谭峭后居南岳,炼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入青城而去。

    唐末五代社会动乱,谭峭不求仕进荣显,而以学道自隐。

    但他十分关心世道治乱,民生疾苦。乃著《化书》六卷一百十二篇。他认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是造成人民痛苦,社会动乱的基本原因,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享乐腐化,是加重剥削压迫,激化社会矛盾的内在因素;提出统治者应用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以医治社会弊病,实现天下太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企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谭峭本老庄思想,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皆源于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最后复归于虚。他写成《化书》后,交南唐宋齐丘,请其作序传世。宋齐丘遂占为己有,一时《化书》被名为《齐丘子》,以致南唐沈汾《续仙传》为谭峭立传时,未述及撰《化书》事。后陈抟揭露宋齐丘欺世盗名的丑行,称:吾师友谭景升始于终南山著《化书》,因游三茅,经历建康(今江苏南京),见齐丘,……乃出《化书》授齐丘曰:

    ‘是书之化,其化无穷,愿子序之,流于后世,于是杖靸而去。齐丘夺为己有而序之耳。”①自此,始正名为《谭子化书》,或称《化书》。元人赵道一编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谭峭传,即在《续仙传》的基础上补叙了陈景元所述陈抟揭露宋齐丘夺《化书》一事。

    据《泉州府志》载称,南唐主曾赐谭峭以紫霄真人之号。

    明万历(15731619)年间,王一清(号体物子)作《化书新声》时,在其序中称紫霄谭真人《化书》表明道门中亦称谭峭为紫霄真人。故后遂出现将作《化书》的紫霄真人谭峭与正一先生谭紫霄相混淆。南唐沈汾《续仙传》未载谭紫霄事迹,所列谭峭传,也未记在闽活动及受尊号之事。唯北宋末马令撰《南唐书》,始于《方术传》中提及道士谭紫霄,泉州人也,与陈守元相善,事王昶,封正一先生,闽亡,寓庐山栖隐洞,并有诸多神奇传说。南宋陆游所著《南唐书》,在方士传中所记谭紫霄,与马令所记大体相同,并增益自云得道陵天心正法,劾鬼魅,治疾病等内容。可见两者所记谭紫霄,是传天心正法的符箓派道士,闽王昶尊号金门羽客正一先生,晚隐并终卒庐山栖隐洞。而五代沈汾《续仙传》所记谭峭,为丹鼎派道士,在南岳炼丹,后入青城仙去。二人互不相涉。因此,《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已将谭峭与谭紫霄分别立传。称金门羽客姓谭氏名紫霄,一云子雷,其先北海人也。并明确指出《化书》为谭峭所著。到了清初,则又出现《化书》为谭紫霄所著及将两谭事迹相混淆之事。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福建通志》卷五十一《仙释》栏载:泉州府谭紫霄,幼聪警,及长嗜黄老,得辟谷养气之术。尝作《化书》,授宋齐丘令为序,齐丘因攘为己作。乾隆二年《福建通志》卷六十《方外》栏所记谭紫霄,则仅摘录马令《南唐书》,而不言作《化书》事。和坤等所撰的《大清一统志》在《泉州府·仙释》栏则又称谭紫霄……尝作《化书》,授宋齐丘,后尸解去。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所编《福建通志》中的谭紫霄只综述马令《南唐书》和陆游《南唐书》关于谭紫霄的资料,而不言作《化书》及有关谭峭的经历,才又恢复元以前的状况,将符箓派的谭紫霄与作《化书》的谭峭分别开来。 

川洛子

《化书》是什么书

《化书》是道教书籍,五代时期谭峭写的,内容是对道的独特体悟。通篇讲的内容,认为道在天地不可见,能见到的是道的转化;这个转化也不可见,见到的是转化出的具体形态。清气化为天,浊气化为地,中和之气化为人,斑杂之气化为万物。气化生成万物,反过来万物消亡化为气,无始无终,循环不已。

全书有相互关联的6部分,道、术、德、仁、食、俭。道为虚无,无以自守,于是用术来补其不足;术为虚无之窍,飘渺间无可显,唯神气可用之,于是用德来补其不足;德为清净,无法体现出来,用仁来补其不足;仁为博爱,空洞无实,因此用食来补其不足;食为民之天,出现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用俭来补其不足。这样,6中转化依次展开,成为化书。

《化书》中思想脉络清晰,但内容繁杂,涉及道的理论概念、自然现象、人和社会现象。有些现象明显是错误的,如老枫;有些观点太唯心。但是瑕不掩玉。对《化书》的认真研读,我自觉得受益匪浅,精神面貌都能感觉自己的精神面貌变化很大。所以有了白话全书的想法,努力使人读起来容易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这也是谭峭仙长的愿望吧。 

万见归一

 

卷一 道化

白话化书之1道化

原文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故藏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含之为太一,放之为太清。是以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真气薰蒸而时无寒暑,纯阳流注而民无死生,是谓神化之道者也。

白话

道的外在表现,是由虚无中产生精神和意识,精神和意识中产生孕育个体的元气,这个元气凝聚转化形成个体,个体的形状千差万别,构成现在的物质世界。道的内在本质,则是由个体形态转化为元气,元气转化为精神和意识,精神和意识回归虚无,在虚无中没有形态的差别,本质上是相通的。古代先贤至圣对万物个体从产生到回归自然这个循环过程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及其深入的考察,明白了万物如何创造出来和进行转化的原理,忘掉自己的身体存在,专心培养自身元气,而后忘掉元气专心滋养精神和意识,最后进入虚无境界,连自己的精神和意识都忘掉了。虚无和自己的身体之间相通,就达到了通常所说的大同状态。因此,已经与道融为一体的先贤至圣们,其道在不显现出来的时候,就以元精的形态存在于体内,在表现出来的时候,可以显现为万物;在隐含的时候为太一,即虚无状态,向外释放出来的时候即为太清,即天地。阴阳水火之间此消彼长变化于体内,这些变化产生的废气废物通过七窍向外发泄,体内真气时刻熏蒸五脏百骸,使得外界气候的冷热变化对身体毫无影响,真气不停的流转营卫全身,身体机能活力盎然,永无衰老,就是达到了所说的神仙之道了。 

 

白话化书之2蛇雀


蛇化为龟,雀化为蛤。彼忽然忘曲屈之状,而得蹒跚之质;此倏然失飞鸣之态,而得介甲之体。斫削不能加其功,绳尺不能定其象,何化之速也。且夫当空团塊,见塊而不见空;粉塊求空,见空而不见塊。形无妨而人自妨之,物无滞而人自滞之,悲哉!

白话;蛇和鸟雀

蛇变成乌龟,鸟雀变成(ge2bang4)蛤蚌。蛇忽然间忘却了自己原来身体蜿蜒曲折状态,得到现在的身体行动缓慢,走路摇摆;鸟雀忽然间没有了飞翔和鸣叫的本能状态,换成了带甲壳的形体。即使刀削斧砍也不能增加其功能,用墨绳规尺也无法决定它的身体形状,这个变化是相当的快。况且应当是空的状态的团块,我们却只见到团块的形状而看不见空在哪里,为了见到空而把团块粉碎了以后,虽然见到了空又但不见团块了。物体的外形并没有妨碍空的存在,而人们却自己妨碍了自己对空的感受,物体在与空的转换中毫无滞塞,而人们却在理解物体与空的转换中自己滞塞了自己。这是多么可悲的啊。 

 

白话化书之3老枫

原文

老枫

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女化为贞石,山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之无情也。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虚无所不至,神无所不通,气无所不同,形无所不类。孰为彼,孰为我?孰为有识,孰为无识?万物,一物也;万神,一神也,斯道之至矣。

白话

古老的枫树变成了身有羽毛的飞仙,腐朽的麦子变成了蝴蝶,这是由没有灵智和情感的转变为有灵智和情感的。贤良女子变成石头,蚯蚓变成百合,这是由有灵智和情感的转变为没有灵智和情感的。因此,无论土壤、树木、金属、石头,都有性情精魄。任何地方都有虚无的存在,虚无中产生的精神和意识,万物都是相通的,精神和意识中产生的孕育每个个体的元气也都是相同的,世界万物每个个体的形状在孕育初期也都是类似的。哪个是它,哪个是我?哪个为有灵智的,哪个为没有灵智的?万物就是一物,万神就是一神,这就是道呀。

注:

羽人:在东汉画像镜中,频繁出现过一种身生羽毛的飞仙形象,被称为羽人

有情:指有灵智、情感的。 

 

白话化书之4耳目

原文

耳目

目所不见,设明镜而见之;耳所不闻,设虚器而闻之。精神在我,视听在彼。跰趾可以割,陷吻可以补,则是耳目可以妄设,形容可以伪置。既假又假,既惑又惑。所以知魂魄魅我,血气醉我,七窍囚我,五根役我。惟神之有形,由形之有疣。苟无其疣,何所不可?

白话

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借助镜子就可以看的到;耳朵听不到的声音,借助中空的器物就可以听的到。看与不看、听与不听决定于自己的意识,看见的和听到的东西决定于镜子和助听的器物。对于足大拇趾与第二脚趾相连为一趾的畸形,可以用刀割开使脚趾恢复正常,裂唇的畸形,可以用手术将豁口补上。这说明耳目的听与看可以根据妄念来设置,外表形貌可以进行伪装。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造假,自己也不断的被这些假的东西所迷惑。这使我明白了,人的本性被深受生活习气感染的魂魄所引诱,被身体血气运行状态所迷醉,被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所囚禁,受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奴役。可是每个人的精神和意识都有一个形体,就像身体上有疣子一样。假如精神和意识摆脱形体的束缚,就像身体没有了疣子一样,那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呢?

注:

虚器:中空的器物,可使进入的声音放大。

跰趾:足大拇趾与第二指相连为一趾的畸形。

陷吻:裂唇。

五根: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五官及其机能。 

 

白话化书之5环舞

环舞

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瞰逥流者头目自旋。非宫室之幻惑也,而人自惑之;非逥流之改变也,而人自变之。是故粉巾为兔,药石为马,而人不疑;甘言巧笑,图脸画眉,而人不知。唯清静者,物不能欺。

白话

舞蹈的人在做旋转动作时,会觉得周围的房屋都在旋转,俯身向下看山涧中水流时,会觉得头晕目眩。并非是房屋使人产生旋转的幻觉,而是人自己心里生出的幻觉;并非是水流使人头晕目眩,而是人自己心里生出头晕目眩的幻觉。因此,没有人怀疑轻薄纱巾的柔顺;没有人怀疑药物针灸之治疗疾病的作用;好听的话语和令人愉悦的喜笑摸样,涂脂抹粉描眉化妆,使人无法得知在它的下面真实的东西是什么。只有心地清净的人,才能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白话化书之6铅丹

原文

铅丹

术有火练铅丹以代谷食者,其必然也。然岁丰则能饱,岁俭则能饥,是非丹之恩,盖由人之诚也。则是我本不饥而自饥之,丹本不饱而自饱之。饥者大妄,饱者大幻,盖不齐其道也。故人能一有无,一死生,一情性,一内外,则可以蜕五行、脱三光,何患乎一日百食,何虑乎百日一食。

白话

在道术中有一种炼丹之术,所炼的丹可以替代五谷为食物,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在丰收年景丹能够让人吃饱,歉收年景丹不能够让人吃饱,并非是由于丹的功效真的如此,而是由于人的心理信念决定的。于是我本来并不饥饿,由于心里不相信能吃饱,因而感到饥饿,丹本来并不能使我吃饱,由于我的心里相信它能让我饱,就感到已经饱了。感到饥饿的人总是处于自己不能吃饱的妄想之中,感到饱食的人总是处在自己已经吃饱的幻想中,这些都背离了道。因此,人若能够将有形的自己与无形无相的虚无融为一体、将自己的死亡和新生融为一体、将自己的阴气和阳气融为一体、将自己身体的内和外融为一体的话,就可以跳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约束,摆脱对日月星三光的依赖,就不会为一日百餐发愁,也就不会为百天才有一餐忧虑了。

注:

1、《说文解字》云:「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情,人之阴气。有欲者。」

2、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人亦如此。随著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白话化书之7形影

原文

形影

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形以非实,影以非虚,无实无虚,可与道俱。

白话

用一只镜子照自己的形体,用其他的镜子照这一只镜子中的影像,影像在这些镜子中依次传递,影像的衣冠配饰丝毫不变,服饰上精美的花纹色泽丝毫不减。真实的形体与影像看起来没有差别,镜子中的影像与真实的形体看起来也是毫无二致的。于是可以明白,形体可以有非实体的形态,影像也可以有实体的形态。如果能达到无实体和有实体的和谐一致,就与道的本质相符合了。

注:

1、冠剑:古代官员戴冠佩剑,因以"冠剑"指官职或官吏。

2、黼黻(fǔfú),指古代服饰上的华美花纹。 

 

白话化书之8蛰藏

原文

蛰藏

物有善于蛰藏者,或可以御大寒,或可以去大饥,或可以万岁不死。以其心冥冥兮无所知,神怡怡兮无所之,气熙熙无所为。万虑不能惑,求死不可得。是以大人体物知身,体身知神,体神知真,是谓吉人之津。

白话

善于蛰藏的动物,有的在蛰藏状态下,可以抵御严寒,有的可以忍饥挨饿,有的可以极其长寿。在蛰藏状态下,这些动物的心处在冥冥渺渺的状态,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知觉和反应,精神和意识安适自得,不在意自己所处的地方和状态,生命的元气平和静宜,不去做任何事情。这种状态下,任何的思虑都不能使之迷惑,即使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办到。于是明智之人通过动物蛰藏作用的启发,领悟了自己身体的能力,通过自己身体的能力的启迪,领悟了自己精神和意识的意义,通过自己精神和意识的意义的启发,领悟了道的涵义。蛰藏可以说是有福之人的润泽。 

 

白话化书之9枭鸡

原文

枭鸡

枭夜明而昼昏,鸡昼明而夜昏,其异同也如是。或谓枭为异,则谓鸡为同;或谓鸡为异,则谓枭为同。孰枭鸡之异昼夜乎?昼夜之异枭鸡乎?枭鸡之同昼夜乎?夫耳中磬,我自闻;目中花,我自见。我之昼夜,彼之昼夜,则是昼不得谓之明,夜不得谓之昏。能齐昏明者,其唯大人乎!

白话

猫头鹰在夜晚出来活动而在白天睡觉,雄鸡在白天活动而在夜晚睡觉,说它们正常和不正常也如此。如果说猫头鹰为不正常的,那么,雄鸡就是正常的;如果说雄鸡是不正常的,那么,猫头鹰就是正常的了。判断猫头鹰和雄鸡之间谁是不正常的标准是昼夜吗?判断昼夜之间谁是不正常的标准是猫头鹰和雄鸡吗?判断猫头鹰和雄鸡之间谁是正常的标准是昼夜吗?耳朵内的钟磬声音,只有自己才能听得见,自己心目中的花朵,只有自己才能看得见。因此,对于我的昼夜和其他人昼夜的判别,不能说白天就是明亮的,夜晚就是昏暗的。能将昏暗和光明等同对待的,只有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白话化书之10四镜

原文

小人常有四镜:一名璧,一名珠,一名砥,一名盂。璧视者大,珠视者小,砥视者正,盂视者倒。观彼之器,察我之形,由是无大小、无长短、无妍丑、无美恶。所以知形气謟我,精魄贼我,奸臣贵我,礼乐尊我。是故心不得为之君心,王不得为之主。戒之如火,防之如虎。纯俭不可袭,清静不可侮,然后可以迹容广而跻三五。

白话

我自己经常以四个物件为镜子:一个是玉璧,一个是珠子,一个是磨石,一个是钵盂。玉璧看起来比较大,珠子则看起来比较小;磨石看起来是突起的,是正的,钵盂看起来则是凹空的,是倒置的。通过对这些器物的观察,再对比看看自己的形体,于是在心中同等对待万物,没有大与小的区别,没有长与短的区别,没有美与丑的区别,没有善与恶的区别。所以我明白,身体的体形和体内气血制约我,受生活习性熏染的魂魄在惑乱我,心怀叵测的人讨好我,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维护我。因此,心不能成为自己的心,就像国王不能成为一国之主。应该时刻保持警戒性,就像时刻保持对火灾的警戒一样;应该做好预防,就像防止老虎对人的伤害一样。这样,对身体内外的欲望和要求减少到最低,任何伤害都无法侵袭到自己;保持清净无为的状态,任何侮辱都无法降临到自己身上。随后,这样高深道德的事迹就广为流传并为众人所尊崇,从而跻身于德高望重的圣人之列。

注:

謟(tāo):超越本分。

三五:指古代三皇五帝。 

 

白话化书之11射虎

原文

射虎

射似虎者,见虎而不见石;斩暴蛟者,见蛟而不见水。是知万物可以虚,我身可以无。以我之无,合彼之虚。自然可以隐可以显,可以死,可以生而无所拘。夫空中之尘若飞雪,而目未尝见;穴中之蚁若牛斗,而耳未尝闻,况非见闻者乎!

白话

用弓箭射老虎的猎人,在射箭的时候眼睛里只看见老虎,而看不见老虎所站立的石头;斩杀残暴蛟龙的勇士,眼睛里只看见蛟龙,而看不见蛟龙所在的水域。借此知道,万物可以视而不见,也就是可以当成虚无的,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当作不存在的。以自己不存在的身体与虚无的外物融为一体,自然就可以隐藏形体,也可以将形体显现出来;可以让身体表现出了无生机的状态,也可以让身体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空气中的尘埃像飞雪一样在飘舞,而我们的眼睛却看不见;蚂蚁在蚁穴内的争斗就像斗牛一样闹的轰轰烈烈,而我们的耳朵却听不见,更何况我们没有亲眼见到的事物和没有亲耳听到的声音呢。 

 

白话化书之12龙虎

原文

龙虎

龙化虎变,可以蹈虚空,虚空非无也;可以贯金石,金石非有也。有无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死非终。知此道者,形不可得毙,神不可得逝。

白话

龙和虎的形体变化后,可以踏步虚不着力的空中,那么就是说,虚空并非什么都没有;龙和虎的形体变化后,可以穿过金属和岩石,也就可以说金属和岩石并非是真实的实体。真实的形体和虚无之间有无相通,外物和自我融合一体。形体的诞生并非是意识的开始,而形体的死亡也并非是意识的终结。明白这样道理的人,形体不会死亡,意识不会消失。 

 

白话化书之13游云

原文

游云

游云无质,故五色舍焉;明镜无瑕,故万物象焉。谓水之含天也,必天之含水也。夫百步之外,镜则见人,人不见影,斯为验也。是知太虚之中无所不有,万耀之内无所不见。则世人且知心仰寥廓,而不知迹处虚空。寥廓无所间,神明且不远。是以君子常正其心,常俨其容。则可以游泳于寥廓,交友于神明而无咎也。

白话

天上漂浮的云朵没有自己独有的性质,因此成为五色之家,各种颜色都喜欢停驻在上面;明亮的镜子上面没有一丁点的污渍,因此可以原封不动的照出世界万物的影像。说水的性质含有天空的性质,那就是说天空必然含有水的性质。在超过百步的距离上,镜子上仍能照见人,而人却看不到镜子中的影像,这是经过验证的事情。于是知道,在虚无的世界中无所不有,在成千上万的光芒照耀下没有什么东西是看不见的。一般的人只知道心里仰慕虚无之境,而不知道虚无之境的踪迹。虚无之境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神明也离我们很近。因此上,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经常保持中正之心,经常庄重而严肃。这样则可以漫游在虚无之境,即使与神明结交为朋友,也不会招致灾祸。 

 

白话化书之14哕咽

原文

哕咽

有言臭腐之状,则辄有所哕;闻珍羞之名,则妄有所咽。臭腐了然虚,珍羞必然无,而哕不能止,咽不能已。有惧菽酱若蝤蛴者,有爱鲍鱼若凤膏者。知此理者,可以齐奢俭,外荣辱,黜是非,忘祸福。

白话

当说起恶臭腐烂东西的时候,人们立即呕吐;当听到山珍海味美食的时候,人们在想象刺激下馋的咽口水。在说恶臭腐烂东西的时候,这些东西对人们来说当然是虚假的,听到山珍海味美食的时候,这些东西也肯定是没有的,然而人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呕吐或咽口水。有的人害怕豆酱食物就像害怕蝎子毒虫一样,有的人喜爱鲍鱼就像喜爱极其珍贵的凤鸟油脂食物一样。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可以做到将奢华和简朴等同对待,将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驱除一切是非,忘却个人祸福。

注:

哕(yuě,呕吐

辄(zhé)立即

菽(shū)豆的总称

蝤蛴(qiúqí)蝎子

黜(chù)驱逐出去 

 

白话化书之15大化

原文

大化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顾盼,而顾盼化揖让,揖让化升降,升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别,分别化冠冕,冠冕化车辂,车辂化宫室,宫室化掖卫,掖卫化燕享,燕享化奢荡,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其来也势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是以大人以道德游泳之,以仁义渔猎之,以刑礼笼罩之,盖保其国家而护其富贵也。故道德有所不实,仁义有所不至,刑礼有所不足,是教民为奸诈,使民为淫邪,化民为悖逆,驱民为盗贼。上昏昏然不知其弊,下恍恍然不知其病,其何以救之哉!

白话

从虚无中衍化出来意识,从意识中衍化出来生命元气,从生命元气中衍化出来形体,从形体中产生出来思维,思维中产生了向周围环境的关注,从关注中衍化出来与他人相见时候的礼节,从礼节中分别出来褒奖和贬低,褒奖和贬低衍生出来地位高低的尊卑差别,尊卑差别中衍生出来社会等级划分,社会等级划分衍化出来冠冕王侯统治阶层和平民奴隶阶层,冠冕王侯阶层为显示威仪衍生出来车辂制度,为了与车辂制度相应又产生了达官显贵阶层的高墙大院府邸,为了高墙大院的安全需要又衍生出来防卫,在防卫系统保护下产生了聚会饮宴,聚会饮宴发展成为奢侈放荡,奢侈放荡需要聚敛钱财,聚敛钱财过程中为谋取私利产生出来对上面的欺骗蒙蔽,为防治欺骗蒙蔽衍生出来各种刑罚,刑罚的实施又引发出来社会动荡和叛乱,为了平叛又衍生出来军队,军队是权力的支柱,于是又衍生出来争权夺利,争权夺利衍生出来失败灭亡。这样的衍化来势汹汹不可阻挡,衍化的继续发展也无法挽留。于是道德高深之人用道德来浸润它,用仁义来窃取它,用刑罚和礼制来覆盖它,尽力使这种衍化停留在有利于统治者的阶段,用以保护国家和统治阶层的富贵。因此,道德也有虚假的地方,仁义也有达不到的地方,刑罚和礼制也有不足的地方,这些不足,是在教百姓学会奸诈,诱导百姓邪恶和淫荡,促使百姓产生犯上作乱,驱赶百姓成为盗贼。高层统治者稀里糊涂不知道其中弊端,低层统治者懵懵懂懂不知道哪里不正常,这样如何能够解决问题呢。

注:

车辂:古代帝王未来显示威仪,制定了玉、金、象、革、木五级车辂制度。

燕享:古代帝王饮宴群臣

游泳:浸润

渔猎:窃取 

 

白话化书之16正一

原文

正一

世人皆知苋菹可以剖龟,而不知朱草可以剖人。小人由是知神可以分,气可以泮,形可以散。散而为万,不谓之有馀;聚而为一,不谓之不足。若狂风飘发,魂魄梦飞;屐齿断蚓,首尾皆动。夫何故?太虚,一虚也;太神,一神也;太气,一气也;太形,一形也。命之则四,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

白话

一般人都知道乌龟吃了一种叫做苋菹的草以后可以化为一群乌龟,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人吃了一种叫做朱草的草以后可以将人的意识分割成多个意识。于是我知道,意识可以分割,元气可以消融,形体也可以消散。神、气、形分散为成千上万份,也不能说分的太多了;成千上万的意识、元气聚集成一个形体,也不能说这一个形体不够用。像狂风吹动长发随风飘舞,像魂魄在梦里任意飞翔;像被木屐踩断的蚯蚓,首尾两段都在动弹。什么原因呢?渺无边际的虚空,就是一个虚空;强大到极端的意识,也不过就是一个意识;无边无际的生命元气,也不过就是一个元气;大到极端的形体,也不过就是一个形体而已。虚无、意识、元气、形体,名字则是四个,但是根源则只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想守也不能守的住,想丢弃也没有办法丢的掉,这就是所谓的正一。

注:

苋菹(xiàn zū) 一种水草。

泮(pàn)融解分散 

 

白话化书之17天地

原文

天地

天地盗太虚生,人虫盗天地生,营虰者,肠中之虫也, 搏我精气,灼我魂魄,盗我滋味,而有其生。有以见我之必死,所以知天之必颓。天其颓乎,我将安有;我其死乎,营虰将安守?所谓奸臣盗国,国破则家亡;蛀虫蚀木,木尽则虫死。是以大人录精气,藏魂魄,薄滋味,禁嗜欲,外富贵。虽天地老而我不倾,?营虰死而我长生,奸臣去而国太平。

白话

天地是从太虚中产生的,人是从天地中产生的,而营虰这种虫子,是人肚子里的虫子,这种虫子,夺取我身体里的精气,灼烤我的魂魄,依靠我对食物的滋味而生存。从以前生死更替的事情可以预见我的身体死亡是必然的,所以知道天地也会有灭亡的时候。天地灭亡了我还能存在吗?我死了,营虰还能活下去吗?这样的事情正像奸臣危害国家,国家破灭了,家庭就没有办法生存了;蛀虫蚀害木头,木头被蚀完的时候,蛀虫的死期也就到了。因此道德高深的人采取自己的精气,深藏自己的魂魄,不去热衷美食滋味,控制自己的嗜好和欲望,将富贵置之度外。这样虽然天地灭亡而我不会死,肚子里的营虰死去而我却能长生不老,就像奸臣伏诛而国家享有太平。 

 

白话化书之18稚子

原文

稚子

稚子弄影,不知为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化家者不知为家所化,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化天下者不知为天下所化。三皇,有道者也,不知其道化为五帝之德。五帝,有德者也,不知其德化为三王之仁义。三王,有仁义者也,不知其仁义化为秦汉之战争。醉者负醉,疥者疗疥,其势弥颠,其病弥笃,而无反者也。

白话

小孩子在玩弄自己的影子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也在被影子所玩弄;狂妄自大的人在欺辱镜子里的影像时候,不知道自己也被影像所欺辱。企图改变家庭的人不知道自己也在被家庭改变,企图改变国家的人不知道自己也在被国家所改变,企图改变天下的人不知道也在被天下所改变。三皇为道德高深的圣人,不知道到了五帝时代,自己的奉行的大道已经已经转变成为高尚品行。五帝为品行高尚之人,不知道到了夏禹、商汤、周武王三王时代,自己的高尚品行转变成为仁爱与正义。三王为有仁爱与正义的人,不知道到了秦汉时代,自己的仁爱与正义转变成为战争。醉酒的人还在沉溺醉乡之中,身体上长有疥疮的人还在忙于治疗自己的疥疮,醉的人愈来愈醉,病的人愈来愈病,从而没有觉悟的人了。

注:

稚子:小孩子

三皇: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伏羲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出生在甘肃省的天水陇南一带。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神农——传说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还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

黄帝——轩辕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即渭水湟水之间)。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经过夏、周两代与其他各族的冲突、交往与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

五帝:

少昊([hào] ——中国五帝之一,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东夷人的首领,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统治地区山东省东海之滨的日照。

颛顼( ZhuānXū)——五帝中第二位帝王,黄帝的孙子,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附近)。统治的地区北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

帝喾( Dìkù)——五帝中第三位帝王,黄帝之曾孙。与颛顼一起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唐尧——五帝中第四位帝王,因封于唐县,故称唐尧。公元前 2377 出生于现在的唐县北高昌村,15 岁时受封为唐侯。20 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即位后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并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后因水患西迁,定都山西临汾。唐尧在帝位70 年,90岁时禅让于舜,118 岁时去世。

虞舜(yú shùn——五帝中第五位帝王,今山东诸城市万家庄乡诸冯村人。四部落联盟首领,受尧的禅让而称帝。其国号为有虞”,故称有虞氏帝舜。 

 

白话化书之19阳燧

原文

阳燧

阳燧召火,方诸召水,感激之道,斯不远矣。高视者强,低视者贼;斜视者狡,平视者仁;张视者怒,细视者佞;远视者智,近视者拙;外视者昏,内视者明。是故载我者身,用我者神,用神合真,可以长存。

白话

阳燧聚集太阳之火,方诸凝聚露水,这样的事情就接近了感受和反馈的本质。眼睛总是向高处看的人强健,眼睛向低处看的人邪气,眼睛斜视的人诡诈,眼睛平视的人仁义,张大眼睛看东西的人易怒,眯起眼睛看东西的人奸佞;向远处看的人智慧,向近处看的人笨拙;向外看的人昏庸,向身体内部看的人明智。因此,像车船载货一样负载我的,是我的身体,像使用工具一样使用我的,是我的意识。用我的意识与我的身体相合,就可以长存于世。

注:

阳燧:古时用铜质制成的凹面镜。用以聚集日光,点燃艾炷施灸。

方诸: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 

 

白话化书之20死生

原文

死生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由环之无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达此理者虚而乳之,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

白话

虚无中产生意识,意识催生出来生命元气,生命元气转化产生血液,血液培育出形体,形体形成婴儿,婴儿成长为儿童,儿童成长为少年,少年成长为壮年,壮年成为老年,老年最终死亡。死亡后又归于虚无,虚无又产生意识,意识又产生生命元气,元气又形成新的形体。这样的变化从无间断,循环往复乃至于无穷。世界万物并非自己想要生出来,但是身不由己,不得不生;世界万物并非自己想要死亡,但是不得不死亡。懂得这个道理并能够与虚无合一,并以这个道理润养自己,意识就可以不再发生变化,形体就可以不形成。 

 

白话化书之21爪发

原文

爪发

爪发者,我之形。何爪可割而无害,发可截而无痛?盖荣卫所不至也。则是我本无害而筋骨为之害,我本无痛而血肉为之痛。所以知喜怒非我作,哀乐非我动,我为形所昧,形为我所爱。达此理者,可以出生死之外。

白话

指甲和头发是我的身体的组成部分,但是为什么剪掉指甲对我没有什么伤害,剪掉头发也不会感到疼痛?原因在于身体的血液的循环和元气的周流达不到这里。对我本来没有什么伤害的却对我的筋骨有伤害,对我本来没有什么疼痛的但是对我的血肉是疼痛的。因此我知道欢喜或愤怒并非是由我发作出来的,悲哀或高兴也并非是由我引动的,我被我的形体所蒙蔽,我的形体受到我的珍视。懂得这个道理并遵从这个道理去做的人,就可以脱出生死之外了。 

 

白话化书之22神道

原文

神道

太上者,虚无之神也;天地者,阴阳之神也;人虫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其异者形。是故形不灵而气灵,语不灵而声灵,觉不灵而梦灵,生不灵而死灵。水至清而结冰不清,神至明而结形不明。水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真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

白话

太上,就是虚无的意识;天地,就是阴阳的意识;人,就是血肉之体的意识。他们相同的地方,都是意识,他们不同的地方,就是形体。因此,形体不灵验而生命远期灵验,说的话语不灵验而声音灵验,知觉不灵验而梦境灵验,活命不灵验而死亡灵验。水体即使清澈透亮到极点,结冰后也就不再那么清澈透亮了,意识即使清明到极点,有了具体的形体后就不再那么清明了。冰消融后又回归为水的时候,就会重新变得清澈透亮,形体消散以后,意识就会重新回归清明。能够明白死亡真正意义的人,就可以不受形体制约,意识漫游于至高无上的的地方。 

 

白话化书之23神交

原文

神交

牝牡之道,龟龟相顾,神交也;鹤鹤相唳,气交也。盖由情爱相接,所以神气可交也。是故大人大其道以合天地,廓其心以符至真,融其气以生万物,和其神以接兆民。我心熙熙,民心怡怡。心怡怡兮不知其所思,形惚惚兮不知其所为。若一气之和合,若一神之混同,若一声之哀乐,若一形之穷通。安用旌旗,安用金鼓,安用赏罚,安用行伍?斯可以将天下之兵,灭天下之敌。是谓神交之道也。

白话

动物之间的雌雄和合的方式,就像乌龟与乌龟之间相互吸引是通过意识进行交流的,也像白鹤与白鹤之间相互吸引是通过鸣叫进行生命元气交流。这都是由于相互之间情爱相投,所以意识和生命元气可以交流。因此道德高深之人将自己的行为合乎天地运行规律,空阔自己的心胸与虚无相符,生命元气融入意识有利生长万物,意识内敛便于与百姓混合为一体。心地平和静宜,不去做任何事情;百姓心里安适自得,不在意自己所处的地方和状态。心里安适自,什么也不去想,形体轻盈飘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像是所有的元气融合为一种元气,就像是所有的意识混合成一个意识,就像是所有的喜怒哀乐声音都成为了一种声音,就像是所有的阻隔与通畅都集中到一个形体上。不需要用旌旗召唤,不需要用鼓声催促,不需要用奖赏与刑罚,也不需要用军队,就可以用天下所有可以使用的力量为军队,去消灭天下所有的敌人。这就是所说的神交之道。 

 

白话化书之24大含

原文

大含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气相乘而成声。耳非听声也,而声自投之;谷非应响也,而响自满之。耳,小窍也;谷,大窍也。山泽,小谷也;天地,大谷也。一窍鸣,万窍皆鸣;一谷闻,万谷皆闻。声导气,气导神,神导虚;虚含神,神含气,气含声。声气形相导相含,虽秋蚊之嗡嗡,苍蝇之营营,无所不至也。由此知之,虽丝毫之虑,必有所察;虽啾嚓之言,必有所闻。唯大人之机,天地莫能见,阴阳莫能知,鬼神莫能窥。夫何故?道德仁义之所为。

白话

虚无中产生意识,意识衍化产生生命元气,生命元气衍化养育出形体,形体与元气相互叠加产生声音。耳朵并非要听声音,而声音自己投入到耳朵中来;山谷并非要回应声响,而响声自己充满整个山谷。耳朵是小窍,山谷是大窍。山川河流是小窍,天地是大窍。一个窍发出声响,万千个窍都会有声响;一个山谷听到声响,万千山谷都听到声响。声音传导着元气,元气传导这意识,意识传导着虚无;反过来虚无里含有意识,意识里含有元气,元气里含有声音。声音、元气、形体相互传导和包含,尽管秋天蚊子的嗡嗡声音和苍蝇的营营声音很小,依然能够传到每一个角落。由此可知,即使是一丝一毫的微小计谋,也必然会被别人察觉到,即使是很细微很隐秘的言语,也必然会被别人听到。唯独道德高深的圣人,其心机即使天地也无法预见,穷尽阴阳也不能知道,鬼神也无法窥视。什么原因呢?无他,道德仁义的作用而已。

注:

啾(jiū])动物细小的声音;

嚓()物体与物体相擦而过时发出的一种声响 

 

卷二 术化

白话化书之25云龙

云龙

原文

云龙风虎,得神气之道者也。神由母也,气由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至也?夫荡秽者,必召五帝之气,苟召不至,秽何以荡?伏虺(hui,毒蛇)者,必役五星之精,苟役不至,虺何以伏?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作,风云可以会,山陵可以拔,江海可以覆。然召之于外,不如守之于内,然后用之于外,则无所不可。

白话

腾云的龙,驭风的虎,都是得到了神识和气势运用的真谛。神识就像是母亲,气势就像是孩子,以神识来召唤气势,就像母亲召唤孩子一样,气势怎敢不来呢?因此,扫荡污秽的,必然要唤来五帝的气势,如果召唤不来,污秽如何能被荡涤呢?降服毒蛇巨蟒的,必然要役使五星的精华,如果五星的精华不到位,如何能降服毒蛇巨蟒?于是我知道了,阴阳可以被改变,风云可以被变换,山陵可以被拔起,江海可以被覆盖。然而像这样从外面召唤而来的,不如将气势养成在体内,然后需要的时候再放出,这样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做到的了。

五帝:又称五天神: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五星:是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星。这五颗星最初分别叫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这也是古代对这五颗星的通常称法。把这五颗星叫金木水火土,是把地上的五原素配上天上的五颗行星而产生的。 

 

 

白话化书之26猛虎

原文

猛虎

猛虎行,草木偃;毒鸩怒,土石揭。威之所烁,气之所搏,顽嚚(yin,愚蠢而顽固)为之作。小人由是知铗可使之飞,山河可使之移,万物可使之相随。夫神全则威大,精全则气雄。万惑不能溺,万物可以役。是故一人所以能敌万人者,非弓刀之技,盖威之至也;一人所以能悦万人者,非言笑之惠,盖和之至也。

白话

猛虎疾行的时候,旁边的草木都趴下了;毒鸩发怒的时候,周围的地面和石头都产生裂痕。那种使人惧怕的力量的爆发,附着霸道的气势,就连最顽固和愚蠢的也为之惊惧而起。我于是知道,铁器我可以使之飞舞,山脉河流我可以使之移动改道,世界万物我可以使之相伴随。意识越强大,威势就越强大,身体的精气越充足,气势就越雄壮。即使万种诱惑也不能使我沉溺其中,而世界万物都可以为我所使役。因此,一个人所以能敌上万敌人的,并非他的武器有多厉害,而是他的威势施加到敌人身上使敌人产生畏惧;一个人所以能受到万众爱戴,并非是他的言谈笑语感动众人,而是他的平和的气质感染众人使众人感到亲切。

注:

鴆:(zhèn)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 

白话化书之27用神

原文

用神

虫之无足:蛇能屈曲,蛭能掬蹙,蜗牛能蓄缩。小人所以见其机,由是得其师,可以坐致万里而不驰。是故足行者有所不达,翼飞者有所不至,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夫何故?彼知形而不知神,此知神而不知形。以形用神则亡,以神用形则康。

白话

没有脚爪的虫子用这样的方式行走:蛇能屈曲,水蛭能卷缩,蜗牛能收缩。所以我窥见到其中的关键,并由此得到启发,可以坐着不动而行万里路程。因此,在地上行走的有些地方到达不了;在天上飞行的,有些地方去不了;用眼睛看的,有的东西看不见;用耳朵听的,有些声音听不到。什么原因呢?因为它们只知道形体的作用而不知道意识的作用,而我知道意识的作用而不知道形体的作用。用形体来控制意识的则败亡,用意识控制形体的则安康。 

 

白话化书之28水窦

原文

水窦

水窦可以下溺,杵糠可以疗噎。斯物也,始制于人,又复用于人。法本无祖,术本无状,师之于心,得之于象。阳为阴所伏,男为女所制,刚为柔所克,智为愚所得。以是用之,则钟鼓可以使之哑,车毂可以使之斗,妻子可以使之改易,君臣可以使之离合。万物本虚,万法本无,得虚之窍者,知法术之要乎!

白话

孔道可以宣泄积水,杵糠可以治疗噎病。这些东西,是人制造出来的,又被人所用。道法本来就没有初始,道术本来就没有形状。心里以它为效仿的榜样,得到的是它表现出来的现象。阳被阴降服,男人被女人控制,刚强的被柔弱的克制,机智过人的被大智若愚的人使用。像这样的使用,则可以使钟鼓暗哑无声,可以使车毂相互碰撞,可以使妻子改嫁他人,可以使君臣之间亲近或厌恶。世界上的万物本来就是虚无的,世界上的千万种道法本来就是什么也没有,能够得知虚无的关键之处的,也就知道了法术的关键。

注:

水窦:(shuǐ dòu)水道;水之出入孔道。

杵糠:(chǔ kāng)舂谷杵头上粘着的糠末。可入药。 

 

白话化书之29魍魉

原文

魍魉

魍魉附巫祭言祸福事,每来则饮食言语皆神,每去则饮食言语皆人。不知魍魉附巫祭也,不知巫祭之附魍魉也。小人由是知心可以交,气可以易,神可以夺,魄可以录。形为神之宫,神为形之容。以是论之,何所不可?

白话

在做祭祀的时候,魍魉附身于巫祭身上,借巫祭之口预言将要发生的祸福之事。每次附身到巫祭身上时,说出的话语和食用的食物都与常人不同,而到了将要离开巫祭身体的时候,说出的话语和食用的食物与常人无异。不知道是魍魉附身在巫祭身上,还是巫祭附身在魍魉身上。于是我知道,心可以交出去由他人控制,生命元气可以被换成他人的,意识可以被他人夺取,魂魄可以被他人役使。形体是意识的居住之所,意识被形体所容纳。由此推论,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注:

魍魉(wǎngliǎng):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 

 

白话化书之30虚无

原文

虚无

鬼之神可以御,龙之变可以役,蛇虺可以不能螫,戈矛可以不能击。唯无心者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兵刃不能加,天命不能死。其何故?志于乐者犹忘饥,志于忧者犹忘痛,志于虚无者可以忘生死。

白话

鬼的意识可以被控制,龙的变化可以被使役,可以使蛇蝎毒虫无法螫伤,可以使戈矛武器无法砍杀。唯独心地摆脱了世俗影响的人,烈火无法焚烧掉他的身体,洪水无法使其溺水而亡,刀兵之祸无法加害,寿命达到常人的死亡年龄之后仍然保持不死之身。什么原因呢?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忧愁中的人就会忘掉自己身上的疼痛,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虚无中的人就会忘掉自己的生死。

注:

虺 [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 

 

白话化书之31虚实

原文

虚实

方咫之木置于地之上,使人蹈之而有馀。方尺之木置于竿之端,使人踞之而不足。非物有小大,盖心有虚实。是故冒大暑而挠者愈热,受灸灼而惧者愈痛。人无常心,物无常性。小人由是知水可使不湿,火可使不燥。

白话

一尺见方的木板放在地面上,人在木板上面跳舞蹈时会觉得地方大的足有富余;当把这块木板置于高高的竿子顶上的时候,即使坐下不动,也会使人觉得地方太小了。这并非是木板的尺寸变了,而是人的心虚或踏实的心理状态有了变化。因此,心里烦躁的人在暑天里会感到天气比实际的更热,心里对火焰害怕的人在受到火焰灼伤时会感到更加疼痛。人的心没有永远不变的,物体的特性也没有永远不变的。我从这里得知,可以使水无法湿润,可以使火无法燥热。 

 

白话化书之32狐狸

原文

狐狸

狐狸之怪,雀鼠之魅,不能幻明镜之鉴者,明镜无心之故也。是以虚空无心而无所不知,昊天无心万象自驰,行师无状而敌不敢欺,大人无虑而元精自归,能师于无者,无所不之。

白话

狐狸表现出来的怪异,老鼠和鸟雀表现出来的魅惑,在明镜面前原形毕露,无所遁形,是因为明镜没有心的缘故。虚空也是没有心的,所以能无所不知;苍天也是没有心的,所以万物按照自然的规律自行运动;顺应天地之和而动的军队,打仗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所以敌人不敢轻视招惹;道德高深之人总是处于无忧无虑的状态中,所以生命精气自行回归体内。能够效法于虚无的人,无所不能。 

 

白话化书之33转舟

原文

转舟

转万斛之舟者,由一寻之木;发千钧之弩者,由一寸之机。一目可以观大天,一人可以君兆民。太虚茫茫而有涯,太上浩浩而有象。得天地之纲,知阴阳之房,见精神之藏,则数可以夺,命可以活,天地可以反覆。

白话

能使得巨大的舟船转动方向的东西,不过是八尺大小的木头,发射有千钧之力的强大弩箭的东西,由一寸大小的扳机所控制。一只眼睛就可以观察到整个天空,一个人可以统治天下百姓。即使最大的虚空茫茫渺渺其实也有边际,即使是至高无上的东西浩浩荡荡其实也有形状。如果能够掌握提契天地的要领,懂得阴阳之所在,窥见精神藏匿的地方,则可以控制天运,可以掌握自己的性命,可以将天地颠倒过来。 

 

白话化书之34心变

原文

心变

至淫者化为妇人,至暴者化为猛虎,心之所变,不得不变。是故乐者其形和,喜者其形逸,怒者其形刚,忧者其形戚。斯亦变化之道也。小人由是知顾六尺之躯,可以为龙蛇,可以为金石,可以为草木。大哉斯言!

白话

淫欲到极端的人最后变成妇女,暴怒道极端的人最后变成猛虎。心变了,形体也不得不变。因此,高兴的人的其形体一团和气,喜悦的人其形体舒适安逸,愤怒的人其形体刚直不阿,忧愁的人其形体悲哀凄凉。这也是变化之道。于是我知道,意识专注于我的六尺之躯时,可以变成龙蛇,也可以变成金石,也可以变成草木。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呀。 

 

白话化书之35珠玉

原文

珠玉

悲则雨泪,辛则雨涕;愤则结瘿,怒则结疽。心之所欲,气之所属,无所不育。邪苟为此,正必为彼。是以大人节悲辛,诫愤怒;得灏气之门,所以收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韬其光;若蚌内守,若石内藏,所以为珠玉之房。

白话

悲痛的时候泪如雨下,受到辛辣刺激的时候涕泪长流;易气愤的人脖子上会长出瘤子,常暴怒的人身上会长出毒疮。心里想要表达出来的任何欲望,都会聚集相应的气机,这种气机就会培育出相应的东西。邪气是这样,正气必然是相反的。于是道德高深之人节制自己的悲痛情绪,不去嗜好辛辣滋味食物,时时刻刻告诫自己以防范愤怒之心;获知浩然正气的大门所在,所以将元气收根归源;知道元神之所在,所以处世低调,隐藏声名才华;犹如蚌蛤默然守护体内的珍珠,又如玉璞小心地藏匿着内部的宝玉,所以蚌蛤和玉璞才能成为珍珠和宝玉隐藏之所。 

 

白话化书之36蠮螉

原文

夫蠮螉之虫,孕螟蛉之子,传其情,交其精,混其气,和其神。随物大小,俱得其真。蠢动无定情,万物无定形。小人由是知马可使之飞,鱼可使之驰,土木偶可使之有知,婴兒似乳母,斯道不远矣。

白话:

有一种叫做蠮螉的虫子,将螟蛉的幼虫当做自己的孩子哺育,将自己的秉性传给它,用自己的生命精华与它交融,用自己的元气与它混合,用自己的元神与它糅合。尽管这些螟蛉幼虫形体大小各有不同,但是都得到蠮螉的真髓。幼虫没有一成不变的秉性,世界上万物也没有永远不变的形体。于是可以推知,可以让马飞起来,可以让鱼在地上奔跑,可以让泥人木偶有智慧,可以让婴儿变成妈妈的模样。这样就接近道的本质了。

注:

蠮螉(yiweng),即蜾赢(luoying),寄生蜂,捕螟蛉(mingling)并在其身上产卵。蠮螉幼虫出生后以螟蛉为食物。古人误以为蠮螉不产子,喂养螟蛉幼虫为自己的孩子。 

 

白话化书之37胡夫

原文

胡夫

胡夫而越妇,其子髯面而矬足;蛮夫而羌妇,其子拗鼻而昂首。梨接桃而本强者其实毛,梅接杏而本强者其实甘。以阴孕阳,以柔孕刚,以曲孕直,以短孕长,以大孕小,以圆孕方,以水孕火,以丹孕黄。小人由是知可以为金石,可以为珠玉,可以为异类,可以为怪状,造化之道也。

白话

西域男人娶越国女子为妻,其孩子满面须髯,个子矮小,脚大;西域男人娶羌族女子为妻,其孩子鹰钩鼻子,仰头。在桃树上嫁接梨,由于桃树为本体遗传优势强,结出来的果实上面就有桃毛;在杏树上嫁接梅子,由于杏树为本体遗传优势强,结出来的果实就有杏子的甘甜。阴气中孕育着阳气,柔弱中孕育着刚强,弯曲中孕育着正直,短的里面孕育着长的,大的里面孕育着小的,浑圆的里面孕育着四方,水里面孕育着火,丹里面孕育着先天之气。我于是知道,可以变化为金石,可以变化为珠玉,可以变化为鸟兽鱼虫,可以变化为奇怪的形体,这就是造化之道。 

 

白话化书之38阴阳

原文

阴阳

阴阳相搏,不根而生芝菌;燥湿相育,不母而生蝤蛴。是故世人体阴阳而根之,学燥湿而母之,无不济者。小人由是知陶炼五行,火之道也;流行无穷,水之道也;八卦环转,天地之道也;神物乃生,变化之道也。是以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夫大人之道幽且微,则不知其孰是孰非。

白话

阴气和阳气相互调和,没有根茎而可以生长出灵芝蘑菇来;干燥和潮湿相互包容,没有母体而能育生出毒虫来。因此人们体悟阴阳并以阴阳调和为根,模仿干燥和潮湿相互包容并悉心养育,没有不成功的。我于是知道,陶冶锻炼金木火水土五行是火的自然规律,江河的川流不息是水的自然规律,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现象的的循环更替,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意识和万物的发生,是自然变化的规律。于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通过对它物的体验而了解自己身体内部运行规律,通过对自己身体内部运行规律的体悟而懂得了道的本性。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为人处世表现为幽静而且隐匿,于是就无法判断他的是与非。 

 

白话化书之39海鱼

原文

海鱼

海鱼有以虾为目者,人皆笑之。殊不知古人以囊萤为灯者,又不知昼非日之光则不能驰,夜非烛之明则有所欺。观傀儡之假而不自疑,嗟明友之逝而不自悲,贤与愚莫知,唯抱纯白、养太玄者,不入其机。

白话

海鱼中有一种鱼用虾来当做自己的眼睛,人们都嘲笑它。殊不知古人也有用萤火虫当做灯烛的,殊不知白天若是没有太阳的光照就不能驱车出行,夜晚若没有灯烛照明就看不见。看见假的傀儡而毫不起疑,叹息朋友的去世而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贤达和愚笨都不知道。唯独心怀纯净、全部精气神都用于虚无的人,才不受蒙蔽。

注:

纯白纯净无暇,不染一丝红尘。

太玄最神妙难捉摸的,最深奥的,虚无。 

 

白话化书之40涧松

原文

涧松

涧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蓄至精也。是以大人昼运灵旗,夜录神芝,觉所不觉,思所不思,可以冬御风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热。故君子藏正气者,可以远鬼神、伏奸佞;蓄至精者,可以福生灵、保富寿。夫何为?多少之故也。

白话

临涧石崖上生长的松树之所以能抵抗霜寒,是因为松树内藏有防御、抵抗和再生的生命元气;极品玉石之所以能抵抗火焰,是因为玉石内蓄积有形成天地万物的精微物质。所以,有德高人白天就像挥舞旗帜指挥军队一样指挥着意识,夜晚就像采用灵芝补身体一样采取精气神补充意识,对外界的知觉没有了,思维也停止了,可以在冬天身处风中不感到寒冷,在夏天身处火中不感到灼热。因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珍藏自己防御抵抗和再生的生命元气,就可以使鬼神辟易,使坏人伏诛;蓄积了形成天地万物的精微物质,就可以造福生灵,保障自己的富贵与长寿。为什么可以这样呢?不过是因为生命元气和精微物质的数量很多而已。 

 

白话化书之41动静

原文

动静

动静相磨,所以化火也;燥湿相蒸,所以化水也;水火相勃,所以化云也;汤盎投井,所以化雹也;饮水雨日,所以化虹霓也。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召,五行可以役,天地可以别构,日月可以我作。有闻是言者,必将以为诞。夫民之形也,头圆而足方,上动而下静,五行运于内,二曜明于外。斯亦构之道也。

白话

一动一静两物相互摩擦产生火;干燥空气和湿润空气相争生成水;水和火相互排斥生成云;将盛放着热水的瓦罐投入水井中,会产生冰雹;吸口水背对阳光向空中喷洒水雾,可以形成彩虹。我于是知道,阴阳可以被招摄,五行可以被使役,天地可以被改变构造,日月可以被我改变运行规律。有的人听到这样的话,必定会认为是荒诞无稽之言。殊不知人的形体头圆而足方,似天圆地方;上半部身体动而下半部身体静,似天空风云变幻而大地沉默无言;五脏运作体内,似天地间五行生生不息的循环;双目列于形体表面,似日月列于天地之外。这也是天地构造的方式呀。 

 

白话化书之42声气

原文

声气

操琴瑟之音,则翛然而闲;奏郑卫之音,则乐然而逸;碎瓴甓之音,则背膂凛森;挝鼓鼙之音,则鸿毛踯躅,其感激之道也如是。以其和也,召阳气,化融风,生万物也。其不和也,作阴气,化厉风,辱万物也。气由声也,声由气也,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气振则风行而万物变化也。是以风云可以命,霜雹可以致,凤凰可以歌,熊罴可以舞,神明可以友,用乐之术也甚大。

白话:

弹奏琴瑟的声音时候,心情就会放松,有了闲情逸致,自由自在;演奏春秋战国时郑国和卫国民间音乐时,则感到快乐和舒适;摔破瓶罐,就会被声音惊吓的后脊梁骨冒凉气。军队里擂动战鼓时,受到鼓声激荡,羽毛漂浮在空中的荡来荡去的无法落地。安静平和的声音,可以招摄阳气,可以化为暖融的春风,促进万物生长;凶暴戾气的声音,则招摄阴气,化作凛冽暴风,摧残万物。气的变化是由声音引发的,声音的变化又是由气的变化引发的。气振动就发出了声音;声音发出后又会引起气的振动;气振动产生了风并影响万物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风云变化可以被我指挥,冰霜冰雹可以被我制造出来,凤凰可以为我唱歌,熊罴可以为我跳舞,神仙可以和我做朋友,音乐的作用是巨大的。

注:

琴瑟之音:琴瑟一类的乐器,闲辽而音埤,变希而声清,以埤音御希变,不虛心静听,則不尽清和之极,因此琴瑟之音听静而心闲,自由自在。

翛然(xiāorán):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风格奔放、热烈和大胆。

瓴甓(língpì):古代陶制似瓶容器。

膂(lǚ):脊梁骨

挝(zhua):敲打,击打

鼓鼙(pí):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踯躅(zhízhú):慢慢地走,徘徊不前 

 

白话化书之43大同

原文

大同

虚含虚,神含神,气含气,明含明,物含物。达此理者,情可以通,形可以同。同于火者化为火,同于水者化为水,同于日月者化为日月,同于金石者化为金石。唯大人无所不同,无所不化,足可以与虚皇并驾。

白话

形体中的虚无,与形体外的虚无相通;形体中的意识,与形体外的意识相通;形体中的元气,与形体外的元气相通;形体中的太极,与形体外的太极相通;形体的实体,与形体外的实体相通。达到这种状态的,情绪可以相通,形体亦可以相同。与火相同的可以化为火,与水相同的可以化为水,与日月相同的可以化为日月,与金石相同的化为金石。唯有道德高深的无所不同,也就无所不化,其成就足可以与虚皇并驾齐驱。

注:

虚皇:道教神祗名称。又名元始天尊。 

 

白话化书之44帝师

原文

帝师

镜非求鉴于物,而物自投之;橐非求饱于气,而气自实之。是故鼻以虚受臭,耳以虚受声,目以虚受色,舌以虚受味。所以心同幽冥,则物无不受;神同虚无,则事无不知。是以大人夺其机,藏其微,羽符至怪,阴液甚奇,可以守国,可以救时,可以坐为帝王之师。

白话

镜子并非是乞求物体来照镜子,而物体自己将形象投入其中;风箱并非想要用空气填饱肚子,而空气自己进来填满风箱。因此鼻子由于里面有空虚的地方而闻到气味,耳朵因为里面有空虚的地方而听到声音,眼睛因为里面没有颜色而看到颜色,舌头因为本身没有味道而品尝出味道。所以,心处在幽远玄妙之地,则没有什么东西不被感觉到;意识沟通虚无,则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因此道德高深的人懂得了空虚是无所不受无所不知的关键,隐匿行止而不出风头,服饰形象异于常人,把握阴阳变化的手段奇妙,可以守卫国家,可以解救时难,也可以成为帝王恭请的老师。 

 

白话化书之45琥珀

原文

琥珀

琥珀不能呼腐芥,丹砂不能入焦金,磁石不能取惫铁,元气不能发陶炉。所以大人善用五行之精,善夺万物之灵,食天人之禄,驾风马之荣。其道也在忘其形而求其情。

白话

不能将琥珀称为腐烂芥草,不能将丹砂投入融化的金属中,不能用磁石来吸取铁渣,不能用生命元气点燃冶炼陶器的炉子。所以道德高深的人善于使用五行的精华,善于夺取万物的灵气,享用神仙的福运,享有驾驭以风为马的车驾荣誉。其根本在于忘掉了形体而致力于与无形和万物的心理相通。 

 

卷三 德化

白话化书之46五常

原文

五常

儒有讲五常之道者,分之为五事,属之为五行,散之为五色,化之为五声,俯之为五岳,仰之为五星,物之为五金,族之为五灵,配之为五味,感之为五情。所以听之者若醯鸡之游太虚,如井蛙之浮沧溟,莫见其鸿蒙之涯,莫测其浩渺之程。日暮途远,无不倒行。殊不知五常之道一也,忘其名则得其理,忘其理则得其情。然后牧之以清静,栖之以杳冥,使混我神气,符我心灵。若水投水,不分其清;若火投火,不间其明。是谓夺五行之英,盗五常之精,聚之则一芥可包,散之则万机齐亨。其用事也如酌醴以投器,其应物也如悬镜以鉴形。于是乎变之为万象,化之为万生,通之为阴阳,虚之为神明。所以运帝王之筹策,代天地之权衡,则仲尼其人也。

白话

儒家有讲五常之道的,就其分开来说就是五事,就其属性来说就是五行,就其发散性质来说就是五色,就其变化来说就是五声,若俯瞰就是五岳,若仰视就是五星,其物质化就是五金,其生命化就是五灵,与食物相配就是五味,就情感而言就是五情。所以听到的人就像微小的蠓虫游荡于虚空,就像井底之蛙漂浮在大海上,无法看见边际在哪里,也不知道通过这样浩渺之境到达彼岸还有多远路程。眼见太阳要落山了,而路途还很遥远,没有不掉头折返的。殊不知五常之道就是一,忘掉它的名字就会得到它的构造好运行规律,忘掉它的构造好运行规就会得到它的本性。然后用清净来管理它,让它停留在渺茫莫测的地方,使它与我的意识和生命元气相互混合,与我的心灵相合。就像把水投入水中,分不出来孰清孰浊;就像将火投入火中,分不出来孰明孰暗。可以说是夺取了五行和五常的精华,将它们聚集在一起则是一个微小的芥子就可以包容,将它们散布开来则万物万事都能享受到。用它来做事情就像用斟酒到酒杯里一样顺势而成,用它来回应事情就像用悬挂的镜子来鉴别形象一样让事情的本来面目无所遁形。于是,五常可以变成万千现象,可以转化成万千生命形体;五常内相通的为阴阳,将五常置于虚无的为神明。所以代替帝王运筹决策,代替天地权衡利弊,就是孔丘这个人了。

注:

五行配五模式:起源于商代五行说。 五行观念的产生,是古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将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归纳为金、木、水、火、土这五大类物质。五行中的是指自然界中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人作井,像街道之形,有通路之义,即运行变化。五行,也就是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行变化。为什么不是六种、七种?因为古人在记数时,目光聚焦在一只手上,手上只有五个指头,手可以创造万物,因此,古人认为,五就足够他们记载万事之数了,也就是说,万事之数离不开五。六是五加一,七是五加二,如此类推,可以千变万化,算盘计数就是这个原理。因此,古人从生产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五行,也就统括了万事万物。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五事:古代统治者修身的五件事,貌恭、言从、视明、听聪、思睿。

五色:青、红、白、黑、黄五色。

五声: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宫、商、角、徵( zhǐ)、羽。

五岳: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五星: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

五金: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亦泛指各种金属。

五灵:麟、凤、神龟、龙、白虎,古代传说中的五种灵异鸟兽。

五味: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

五情:喜、怒、哀、乐、怨五种情感。

醯鸡(xījī):微小的蠓虫。

沧溟(cāng míng):茫茫无际的大海。

鸿蒙: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白话化书之47飞蛾

原文

飞蛾

天下贤愚,营营然若飞蛾之投夜烛,苍蝇之触晓窗。知往而不知返,知进而不知退。而但知避害而就利,不知聚利而就害。夫贤于人而不贤于身,何贤之谓也?博于物而不博于己,何博之谓也?是以大人利害俱忘,何往不臧?

白话

天下之人不论贤达还是愚笨的,毕生都在追求名利奔走钻营的忙碌中,就像夜晚的飞蛾扑向灯烛,又像拂晓时分的苍蝇撞窗户一样,只知去而不知道返,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只知躲避危害,追求利益,不知道由于积聚利益而导致危害。对名声有益处,而对于身体却没有什么益处,这样的利益还能说是利益吗?身外之物获得好处而自己身体没有获得好处,这样获得的好处还能说是好处吗?因此道德高深的人把所有的利害都忘掉,还怕去往什么地方不能得到益处吗

 

白话化书之48异心

原文

异心

虎踞于林,蛇游于泽,非鸱鸢之仇;鸱鸢从而号之,以其蓄异心之故也。牛牧于田,豕眠于圃,非乌鹊之驭;乌鹊从而乘之,以其无异心之故也。是故麟有利角,众兽不伏;凤有利觜,众鸟不宾;君有奇智,天下不臣。善驰者终于蹶,善斗者终于败。有数则终,有智则穷。巧者为不巧者所使,诈者为不诈者所理。

白话

猛虎盘踞在森林,毒蛇游行在水泽,与天上飞翔的鹰隼并没有什么怨仇,但是在鹰隼随着它们的移动而飞翔时,它们却会发出受到威胁时的吼叫声,是因为鹰隼心怀恶意。在田野吃草的牛,趴在猪圈里睡觉的猪,它们并非是由乌鸦喜鹊控制的,但是在它们走动时,乌鸦喜鹊却可以站在它们身上而无恙,是因为乌鸦喜鹊没有恶意。因此,尽管麒麟头上有尖利的角而众兽并不服从;尽管凤凰有尖利的喙而众鸟并不归顺;尽管君王有过人的聪明才智而天下并不臣服。擅长骑马的人最后被马踩踏而死,擅长格斗的人最后死于格斗。有数就会有数完结的时候,有才智就会有才智枯竭的时候。有技巧的人被没有技巧的人所使用,狡诈的人被不狡诈的人所使用。 

 

白话化书之49弓矢

原文

弓矢

天子作弓矢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君子作礼乐以防小人,小人盗礼乐以僭君子。有国者好聚敛,蓄粟帛、具甲兵以御贼盗,贼盗擅甲兵、踞粟帛以夺其国,或曰:安危德也。又曰:兴亡数也。苟德可以恃,何必广粟帛乎?苟数可以凭,何必广甲兵乎?

白话

天子制作出弓箭武器用来威慑天下,天下就盗取弓箭武器用来反抗天子。高尚的人制定礼节音乐制度用来防御奸佞的人,奸佞的人就盗用礼节音乐制度来获取较高身份地位来压制高尚的人。国家的统治者热衷聚敛钱财,蓄积粮食布匹,置办军队来防贼防盗,贼盗招兵买马,占据粮食布匹来抢夺统治者的国家。有人说国家的安危是由于统治者的德行造成的,或者说国家兴亡是由气数确定的。如果可以依靠德来统治国家,何必要广蓄钱粮呢?如果气数可以作为凭据,何必要穷兵黩武呢? 

 

白话化书之50聪明

原文

聪明

无所不能者,有大不能;无所不知者,有大不知,夫忘弓矢然后知射之道,忘策辔然后知驭之道,忘弦匏然后知乐之道,忘智虑然后知大人之道。是以天下之主,道德出于人;理国之主,仁义出于人;亡国之主,聪明出于人。

白话

无所不能的人,在大的事情上不行;无所不知的人,在大的事情上无知。忘掉弓箭然后才能体悟到射箭的玄妙,忘掉马鞭马缰然后才能体会到驾车的玄妙,忘掉乐器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玄妙,忘掉自己的才智和思虑然后才能领悟到得道之人的玄妙。因此,天下共同尊崇的人,必是道德操行高于众人;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是仁爱和正义高于众人;导致国家灭亡的人,必是聪明才智高于众人。

注:

絃匏(xián páo):弦和匏。均乐器名。古代八音中匏曰笙,丝曰絃,因亦泛指乐器。

策辔(cè pèi):马鞭与马缰。泛指驭马的工具 

 

白话化书之51有国

原文

有国

有国之礼,享郊庙,敬鬼神也;亹龟策,占吉凶也。敬鬼神,信祸福之职也;占吉凶,信兴亡之数也。柰何有大不信,穷民之力以为城郭,夺民之食为储蓄?是福可以力取,是祸可以力敌;是疑贰于鬼神,是欺惑于龟策,是不信于天下之人;斯道也,赏不足动,罚不足惧,国不足守。

白话

国家统治者制定的礼仪制度,享有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用来敬鬼神;不停的用龟甲占卜测吉凶。敬鬼神是相信祸福都有鬼神司职,占卜测吉凶是相信国家兴亡由气数而定。无奈有人根本不信鬼神,穷尽百姓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起城郭,抢夺百姓的食物为自己蓄积。如果是福就凭着武力抢夺,如果是祸就凭着武力抗拒,对鬼神猜忌离心,对龟甲欺骗迷惑,不相信天下所有的人。以这样方式做事情的人,奖赏不足以使之动心,惩罚不足以使之畏惧,国家也不足以让他来守护。

注:

亹(wěi):缓慢流动,无止无休。 

 

白话化书之52黄雀

原文

黄雀

黄雀之为物也,日游于庭,日亲于人而常畏人,而人常挠之。玄鸟之为物也,时游于户,时亲于人而不畏人,而人不挠之,彼行促促,此行佯佯;彼鸣啾啾,此鸣锵锵;彼视矍矍,此视汪汪;彼心戚戚,此心堂堂。是故疑人者为人所疑,防人者为人所防。君子之道,仁与义、中与正,何忧何害!

白话

黄雀作为一只禽鸟,白天游荡在庭院之中,天天和人亲近但常常害怕人,而人常常逗弄它;燕子作为一只禽鸟,时不时的穿堂过户,有时候也与人亲近但从不怕人,而人不去逗弄它。黄雀处处都在拘谨小心,燕子时时都是悠闲自在;黄雀鸣叫起来细声细气,燕子的鸣叫起来声音响亮;黄雀小心翼翼的东张西望,燕子炯炯有神的环顾四周;黄雀忧心忡忡,燕子堂堂正正。因此,怀疑别人的人被别人所怀疑,戒备别人的人被别人所戒备。而君子处事,秉持仁义,保持中正,怎么会有忧愁和畏惧呢? 

 

白话化书之53笼猿

原文

笼猿

笼中之猿,踊跃万变不能出于笼;匣中之虎,狂怒万变不能出于匣;小人之机,智虑万变不能出于大人之道。夫大人之道,如地之负,如天之垂。无日不怨,无人不欺,怨不我怒,欺不我夷,然后万物知其所归。

白话

被关在笼子中的猿猴,无论怎样翻腾跳跃也无法逃出笼子;关在铁栅栏里的猛虎,无论怎样狂暴怒吼也无法逃出铁栅栏;见识浅陋的人的谋划,竭尽心机千变万化也无法跳出道德高深之人的掌握。道德高深之人的道,就像大地的负载,就像天宇的笼罩。每天都在抱怨他,每个人都在欺负他,遭到抱怨也不忿怒,受到欺负也不泯灭,然后万物才知道他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白话化书之54常道

原文

常道

仁义者常行之道,行之不得其术,以至于亡国。忠信者常用之道,用之不得其术,以至于获罪。廉洁者常守之道,守之不得其术,以至于暴民。财辩者常御之道,御之不得其术,以至于罹祸。盖拙在用于人,巧在用于身。使民亲稼则怨,诫民轻食则怒。夫饵者鱼之嗜,膻者蚁之慕,以饵投鱼鱼必以惧,以膻投蚁蚁必去,由不得化之道。

白话

秉持仁义信念的人按照仁义行事,由于行事的方法不对,以至于导致亡国。秉持忠君诚信信念的人,根据忠信做事,由于做事的方法不对,以至于获罪。秉持廉洁信念的人,做事坚守廉洁,由于坚守的方法不对,以至于引起民怨。管理钱财的人使用钱财做事,由于使用钱财的方法不对,以至于招来横祸。这样的错误是由于将这些用于他人,而正确的是将这些用于自身。强迫百姓去从事农业劳动则招致抱怨,告诫百姓要节俭饮食则引起愤怒。就像鱼饵是鱼儿的嗜好,膻腥之物是让蚂蚁倾心的美食,但是将鱼饵投向鱼儿,鱼儿必然畏惧,用膻腥之物投向蚂蚁,蚂蚁必然四处奔逃,这都是不懂得正确的方法所致。

注:

辩:管理,统治 

 

白话化书之55感喜

原文

感喜

感父之慈,非孝也;喜君之宠,非忠也。感始于不感,喜始于不喜。多感必多怨,多喜必多怒。感喜在心,由物之有毒,由蓬之藏火,不可不虑。是以君子之业,爵之不贵,礼之不大,亲之不知,疏之不疑,辱之不得,何感喜之有。

白话

对父亲的慈爱千恩万谢,并非是孝顺;对君王的宠信欢欣喜悦,并非是忠心。感谢始于不感谢,欢喜始于不欢喜。有很多的感谢必然有很多的怨恨,有很多的欢喜必然有很多的愤怒。感谢和欢喜这些东西在心里,就像东西里面藏有毒药,就像柴火堆里面藏有火种,不能不考虑到。因此道德高深的人为人处事,爵位加身并不感到自己有多么尊贵,受到他人尊敬也不会自高自大,对他人与自己亲近的举动也没有应和,对他人与自己疏远的行为也不去疑虑,他人欺辱自己也不感到是受到欺辱,在心里哪里还会有什么感谢和欢喜呢。 

 

白话化书之56太医

 

原文

太医

太医之道,脉和而实者为君子,生之道也;挠而浮者为小人,死之道也。太卜之道,策平而慢者为君子,吉之道也;曲而利者为小人,凶之道也。以是论之,天下之理一也,是故观其国,则知其臣;观其臣,则知其君;观其君,则知其兴亡。臣可以择君而仕,君可以择臣而任。夫揖让可作而躁静不可作,衣冠可诈而形器不可诈,言语可文而声音不可文。

白话

根据医生诊断病情的经验,脉象平和搏动沉实的一般都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是符合养生之道的脉象;脉象杂乱轻浮的一般都是品格低劣狡诈的人,是加速身体衰败死亡的脉象。根据占卜的经验,蓍草摆动缓慢、草叶平直的一般都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是为吉祥的卦象;蓍草摆动急促、草叶弯折的一般都是品格低劣狡诈的人,是为大凶的卦象。据此推论,天下的事情和这样的事情是一样的。因此,观察一下这个国家的情况,就知道这个国家中大臣的情况;观察一下这些大臣的情况,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君王的情况;观察一下这个君王,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兴亡变化的大概趋势。大臣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君王为之效力,君王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大臣来任职。礼节可以作假而性情的浮躁与否不能作假,衣冠服饰可以作假而气质形体无法作假,说话的言语可以作假而说话的声音不能作假。

注:

策:古代占卜用的蓍(shī)草。人为的通过蓍草的运动摹拟我们所要预测事物的运动,其规律即吉凶是相似的并通过卦象显现出来。 

 

白话化书之57谗语

原文

谗语

藏于人者谓之机,奇于人者谓之谋。殊不知道德之机,众人所知;仁义之谋众人所无。是故有赏罚之教则邪道进,有亲疏之分则小人入。夫弃金于市,盗不敢取;询政于朝,谗不敢语,天下之至公也。

白话

隐藏起来引而不发的东西对人来说被称之为机,出奇制胜的东西对人来说被称之为谋。殊不知道德所隐藏起来引而不发的东西是什么众人都已经知道了,但是仁义出奇制胜的东西是什么众人都不知道。因此有了赏罚制度则有了歪门邪道,有了亲疏远近之分则有了奸诈之人乘机介入。若将金钱丢弃在大街上,无人敢去拾取;君王在朝堂上向众位大臣商讨政务,奸佞之人不敢进谗言候,天下就达到最公正状态。 

 

白话化书之58刻画

原文

刻画

画者不敢易于图象,苟易之,必有咎。刻者不敢侮于本偶,苟侮之,必贻祸。始制作于我,又要敬于我,又寘祸于我。是故张机者用于机,设险者死于险,建功者辱于功,立法者罹于法。动一窍则百窍相会,举一事则万事有害,所以机贵乎明,险贵乎平,功贵乎无状,法贵乎无象。能出刻画者,可以名之为大象。

白话

作画的人不敢漫不经心于自己绘画的图像,若漫不经心,则必然有过失;雕刻的匠人不敢侮辱自己雕刻的雕像,若侮辱了,必然留下祸患。一开始是由我制作出来的,我还要尊敬它,它还会给我带来祸害。因此,使用计谋的人被自己计谋所伤,设置陷阱的人被自己设置的陷阱所陷,立下功劳的人被自己的功劳所害,立法的人最终被自己所立的法律制裁。变动一件事情的关窍则有成百件事情的关窍发生变化,发动一件事情则对千万的事情有损害。所以计谋重要的地方在于公开,陷阱重要的地方在于普通,功劳重要的地方在于没有凭证,法律重要的地方在于没有条律。能高出像雕刻和画像这样境界的,就可以称之为大家。

注:

寘(zhì):安排,放置 

 

白话化书之59酒醴

原文

酒醴

夫酒醴者,迫之饮愈不饮,恕之饮愈欲饮。是故抑人者人抑之,容人者人容之;贷其死者乐其死,贷其输者乐其输。所以民盗君之德,君盗民之力。能知反覆之道者,可以居兆民之职。

白话

对于喝酒的人来说,越是强迫他喝酒,他就越是不愿意喝,越是不让他喝酒,他就越是想要喝。因此欺负别人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欺负,宽容别人的人也得到别人的宽容;死罪得到宽恕的人死的心甘情愿,输钱得到豁免的人输的心甘情愿。所以百姓依靠君王的德行,君王依靠百姓的力量。能知道君王和百姓之间相互关系的人,可以就任管理百姓的职位。

注:

贷:饶恕,宽恕 

 

白话化书之60恩赏

原文

恩赏

侯者人所贵,金者人所重,众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众人分玉而得金者不乐。是故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其当也由为争夺之渐,其不当也即为乱亡之基。故我自卑则赏不能大,我自俭则恩不得奇。历观乱亡之史皆骄侈,恩赏之所以为也。

白话

王侯被人们尊重,金钱被人们看重,众人在分封时得到了王侯之位的并不感到欢欣,众人在分珠玉时得到金钱的并不感到喜悦。因此奖赏不可以滥发,恩宠不可以滥施。赏罚使用恰当的,就成为争权夺利的发端;使用不恰当的,就成为引发国家动乱导致亡国的祸源。因此对自认卑微的,奖赏不能过大,对自身节俭的,恩宠不得特殊。历史上动乱亡国的,都是因为骄奢淫逸,君王恩宠奖赏滥为所造成的。 

 

白话化书之61养民

原文

养民

民不怨火而怨使之禁火,民不怨盗而怨使之防盗。是故济民不如不济,爱民不如不爱。天有雨露,所以招其怨;神受祷祝,所以招其谤。夫禁民火不如禁心火,防人盗不如防我盗,其养民也如是。

白话

百姓并不怨恨火,而怨恨那些禁止百姓使用火的;百姓并不怨恨盗贼,而怨恨那些使得百姓防范盗贼的。因此救济百姓不如不救济,爱护百姓不如不爱护。天上因为有雨水,所以招致怨恨;神明因为接受百姓的祷祝,所以招致诽谤。禁止百姓使用火不如消除百姓心里的不满,防范盗贼的偷盗不如防范来自内部的偷盗。这也就是管理百姓的方法。 

 


anzhihe 安志合个人博客,版权所有 丨 如未注明,均为原创 丨 转载请注明转自:https://chegva.com/272.html | ☆★★每天进步一点点,加油!★★☆ |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