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其三·龍蛇

《龍蛇》

一年一年又一年,終是難過亥子年。

真龍一出群魔懼,蛇吃老鼠及蛤蟆。

                                                ——2019.03.09


魔者折磨自身及他人者。

佛教中的魔


古语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佛教中的“魔”到底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什么呢?

佛教中的“”:

一、指烦恼为首,一切扰乱身心、障碍修行,使众生的心受到恼乱作用;

二、妨碍人做善事的事物,以及为阻挠佛道修行者,变成佛身、菩萨身、天、人、鬼畜、父母、师匠、妻子、兄弟、朋友、美男、美女等,又以财货、饮食、田宅等种种变化恼乱人心的邪灵、恶魔、魔天。凡此种种,均可称为“魔”或“魔障”。其中,产生最大阻碍者,称为第六天魔王,住在欲界六欲天的最顶上,率领其它魔王、魔民为其眷属。

“魔”,全称为魔罗,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又称恶魔。指夺取吾人生命,而妨碍善事之恶鬼神。若梵汉并称则称为“魔障”。“魔”字,旧译作“磨”,至南朝梁武帝时,梁武帝以其为能恼人者,认为“字宜从鬼”,遂始改为“魔”字,沿用至今。


魔罗(梵文:Māra),意译杀者、夺命、能夺命者、障碍。它可能源自于古印度神话中的阎摩(梵语:यम,Yama)。依《梨俱吠陀》所述,阎摩死神,住在天界,他是第一位亡者,所以为亡者引路。它源自于原始印欧语词根*mer,意思是死亡。欧洲的睡魔(mare,nightmare),斯拉夫神话中掌管死亡的女神Marzanna,拉托维亚神话的大地女神Māra,都源自于同一个字根。

为了符合汉语习惯,魔罗被简称为魔。古译经论多作磨,至南朝梁武帝时,以其为能恼人者,遂改作魔。

据《长阿含》卷二十〈忉利天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四等所说,魔王住于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之高处。另据《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所述,魔王名为波旬,有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力等五力,又有魔女魔鬼等,常扰乱佛及其弟子等,妨碍善事。

原似根据夜摩之思想而来。依《梨俱吠陀》所述,夜摩为死神,住在天界最远之处,常以‘死’为使者而夺取人之生命。由此可见,其意与具‘杀者’语义之‘魔’有相通之处。但至欲界六天之说兴起,则认为夜摩住于第三天,佛教另以湿婆为魔神,而将之置于第六他化自在天,号破坏正法之恶魔,即天子魔。

此外,又有自内观方面以解说‘魔’之语义者,由此乃有烦恼魔、五阴魔等四魔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七云(大正27·984c)∶‘以诸烦恼害善法,故说名为魔。’《大智度论》卷五云(大正25·99c)∶‘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此处之‘魔’主要以‘破坏’为其语义。又,《大智度论》卷六十八说夜有烦恼魔、五众魔、死魔、天子魔等四种,其下并谓‘魔,秦言能夺命者,死魔实能夺命,而其余亦能作夺命之因缘,亦夺智慧之命,是故名杀者’云云。《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阐明五阴魔为死之所依,烦恼魔令感当来之生而至死,死魔正是死之自性,天子魔障碍欲超越死者,故共名为魔。此中,以‘死’通为‘魔’之语义,即根据夜摩之思想而来,实则其中唯有死魔相当于夜摩,天子魔指破坏正法之湿婆,烦恼与五阴二魔则是从天子魔之义转来者。

此外,旧译《华严经》卷四十二谓魔有十种,贪着五阴称为五阴魔,烦恼能染污障碍称为烦恼魔,自憍慢称为心魔,远离受生称为死魔,起憍慢放逸之心称为天魔,心无悔称为失善根魔,味著称为三昧魔,于彼生着心称为善知识魔,不能出生诸大愿称为不知菩提正法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又总括为分段、变易二魔。‘烦恼障’障碍三乘称为分段魔,‘所知障’障碍菩萨称为变易魔。分段、变易二魔各有烦恼等四魔,故总成八魔。凡此皆系以广义解释‘魔’之语义。

另外,《法华经》卷五〈安乐品〉自烦恼魔等四魔中,除去天魔,而揭举五阴魔、烦恼魔、死魔。《骂意经》更列出天、罪、行、恼、死等五魔,此系于上述四魔之外复加罪魔而来。《涅盘经》则在四魔之上另加无常、无我等四倒,而成八魔。其他,如《摩诃止观》卷八(下),曾就修禅中所起之魔而广加分别;《大乘起信论》亦说及有为魔邪诸鬼所恼乱之事。

此外,依《普曜经》卷六〈降魔品〉所载,释尊成道之际,魔王波旬曾派遣欲妃、悦彼、快观、见从等四女前来扰乱。迦叶佛时,有头师魔王出现。《杂阿含经》卷三十九、卷四十五等处曾述及佛陀降魔之事。《中阿含经》卷三十亦述及有关佛弟子目连降魔之事迹。


据《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四载,魔王名为波旬,系住于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之高处,为破坏正教之神,称为天子魔,或天魔波旬。

另据《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所载,魔王波旬具有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力等五力,又有魔女魔鬼等,常扰乱佛及其弟子等,妨碍善事。

《智度论》五曰:“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中略)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智度论》六十八曰:“魔秦言能夺命者,唯死魔实能夺命,余者亦能作夺命因缘,亦夺智慧命,是故名杀者。”

《大智度论》卷五云(大正25·99c):“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诸外道人辈言,是名欲主,亦名华箭,亦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佛法中名为魔罗;是业是事,名为魔事。”又云:“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如诸烦恼、结使、欲缚、取缠、阴界入、魔王、魔民、魔人,如是等尽名为魔。”同书卷五十六云(大正25·458c):“魔作龙身种种异形、可畏之像,夜来恐怖行者;或现上妙五欲,坏乱菩萨。”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云(大正30·448a):“或见在家及出家众欢娱杂处,或见恶友共相杂住,便生欢喜,心乐趣入,当知一切皆是魔事;于佛法僧苦集灭道,此世他世,若生疑惑,当知一切皆是魔事。……(中略)若于利养恭敬称誉,心乐趣入,(中略)当知一切皆是魔事。”

又于《覆兵卫志书其二》中说示:“凡夫之作佛亦如是。必有三障四魔之障魔出现,是以贤者喜,愚者退也”(第一一三四页)。

《瑜珈论》云。魔事者。若于利养。恭敬。称誉。心乐趣入。或放逸。悭吝。广大希欲。不知喜足。忿恨。恼覆。矫诈等。皆是魔事。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大正45·348b)则曰:“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

《毗婆沙论》四十二曰:“问曰:何故名魔?答曰: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有害自身故名魔。”

《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二云(大正27·272b):“何故名魔?答:断慧命故,或常放逸而自害故。”

《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魔莫何反,书无此字,译人义作。梵云魔罗,此翻名障,能为修道作障碍故。亦言杀者,常行放逸断慧命故,或云恶者,多爱欲故。”

佛经中关于“魔”的讲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三魔、四魔、八魔、十魔。总结大致如下:

⒈二类魔:

内魔外魔,内魔由自身产生障碍,外魔则系自他身而来之障碍。《定善义传通记》卷三谓四魔之中,以天魔为外魔,其他三魔为内魔。又有就分段、变易二身而分,或从烦恼、所知二障而分。

⑴界内、界外。①界内魔:十精灵、乃至心念。②界外魔十三昧、乃至果位。

界内魔即内魔,由自己身心所生之障碍称为内魔,是由自身贪嗔痴烦恼所产生的障碍;界外魔即外魔,来自外界之障碍称为外魔,系自外部环境与天魔扰乱身而来的障碍。内魔、外魔二者合称为二魔。

⑵分段魔、变易魔。

①“烦恼障”障碍三乘称为分段魔,②“所知障”障碍菩萨称为变易魔。

《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举出欲贪、不欢喜、饥渴寒热、爱着、睡眠、惊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竞利争名、愚痴无知、自誉矜高、恒常毁他人等十二魔军。又由内观而言,烦恼、疑惑、迷恋等一切能扰乱众生者,均称为魔。

《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又总括魔为分段、变易二魔。

《定善义传通记》卷三谓四魔之中,以天魔为外魔,其他三魔为内魔。又有就分段、变易二身而分,或从烦恼、所知二障而分。

⒉三魔:

⑴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法华经》卷五〈安乐品〉云(大正9·39a):“见圣贤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勛,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此三魔乃自四魔中,除去天魔者。

①“烦恼魔”:《大智度论》卷五云(大正25·99c):“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自内观而言,所谓烦恼魔,是指我们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与自主的控制,心不由己,心随境转,事事牵挂,舍不得、放不下、求不得、丢不掉,出于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作崇,由贪、瞋、癡引起种种烦恼痛苦,“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故名;烦恼有爱烦恼和见烦恼。见烦恼和爱烦恼包括了三界中的一切烦恼。见烦恼通于三界,主要就是我见;这些烦恼都是魔,都是障碍修行。若能以慈悲心待人,以惭愧心待己,以理性的智慧替代感性的精绪,烦恼魔便无可奈何。

②“五阴魔”,又称“五蕴魔”:自内观而言,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造出种种身心痛苦与烦恼,故名之,亦称阴魔、五众魔、蕴魔。“蕴”有积增聚合的意思。“蕴”有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种。《俱舍论》云: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取”,可以包括一切烦恼在内。由烦恼而有五蕴,有了五蕴又会生起很多的烦恼。《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七云(大正27·984c):“以诸烦恼害善法,故说名为魔。”

Ⅰ、色阴魔:十出碍、乃至变形。

Ⅱ、受阴魔:十悲愍、乃至爱欲。

Ⅲ、想阴魔:十怪鬼、乃至天眷。

Ⅳ、行阴魔:十无因、乃至涅盘。

Ⅴ、识阴魔:十冥谛、乃至独伦。

“色阴魔”,又指色蕴魔,是指我们的肉体和肉体所处的环境,其余四蕴则属于心理活动以及流转于生死之间的精神主体,是属于身心和环境的冲突与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所谓魔扰,是由贪、嗔等自我中心的执著而产生,我执越轻,离魔越远;如果不出三界、未了生死,即在“五蕴魔”的掌握之下。但“五蕴魔”不是人格化的鬼神,而是由于业力的推动。如能去除贪、嗔、疑而出三界,便能脱离“五蕴魔”的范围。由此可见,此魔不在心外,也不在身外。

③“生死魔”,又称“死魔”:即指死的苦恼和生死无常的威胁所产生的烦恼痛苦,以及死可断人命根故使人在这一生中无法再继续修行达到身心解脱,从而形成修行佛法的障碍,故谓死为魔; 《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指出:谓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众,夭丧殒殁”。“夭”是在少年的时候,寿命不长就死掉。死亡。

⑵三昧、善知识、菩提心。

①三昧魔:满足于自己所得的禅定,无向上意志,而成为正法修行的障碍者;

②善知识魔:对法悭吝,不愿引导他人,而成为正法修行的障碍者;

③菩提心魔,又称菩提法智魔:于菩提法起智,却因执着,妨蔽正法,而损慧命者。

⒊四魔:即烦恼、五阴、生死“三魔”(或称“三障”)加上“天魔”,并称三障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四者,出自北本《涅槃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等。又,《超日明三昧经》卷上所谓身魔、欲尘魔、死魔、天魔者,亦同于上述之四魔。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释之云(大正45·348b):“烦多扰乱名为烦恼;色等积聚名之为蕴;将尽、正尽、尽已名死;神用光洁自在名天。此四即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阐明五阴魔为死之所依,烦恼魔令感当来之生而至死,死魔正是死之自性,此中,以“死”通为“魔”之语义,即根据夜摩之思想而来,实则其中唯有死魔相当于夜摩。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列举四魔之说,即:⑴五蕴能生起种种苦恼,为夺命之因缘,称为五蕴魔,又作阴魔、蕴魔、五众魔、阴界入魔。 ⑵能招感从生至死之烦恼,称为烦恼魔。 ⑶“死”本身称为死魔。 ⑷障碍解脱生死者,称为天子魔,又作天魔。

《法华行者圣迹记》(第九四九页)、《御书兄弟抄》(第一一三○页)云:“依法华经之教,适机适时而解行之者,将有七大事出现。其中必有云天子魔者,即第六天魔王,或使、或附于国主、或父母、或妻儿、或檀那、或恶人等,对法华经之行,或妨之、或违以遮阻之事”。

《大智度论》卷六十八说夜有烦恼魔、五众魔、死魔、天子魔等四种,其下并谓“魔,秦言能夺命者,死魔实能夺命,而其余亦能作夺命之因缘,亦夺智慧之命,是故名杀者”。《大智度论》五曰:“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中略)常一心故,一切处心不着故,入不动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子魔。”

“天魔”,又称天子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名叫“魔波旬”(marapapiyas),意译为“恶障”,此处之“魔”主要以“破坏”为其语义,天子魔指破坏正法之湿婆,烦恼与五阴二魔则是从天子魔之义转来的。天子魔障碍欲超越死,故共名为魔,谓第六天魔王及其作用。天魔在他化自在天上,据说他和一神教的宇宙创造神并行,他有无限的大力,他的形象变化多端,可能以狰狞的面目出现,多半则以仁善的形态现身,经常率领魔众到人间威胁或利诱破坏佛法,使你脱离正道而行邪法。

要得天魔的扰乱,必须是大修行人。佛法所说的天魔,是在修行者发起出离三界之心和大菩提心之时,魔宫震动,魔王发愁,因为即将有人出离三界,魔子魔孙减少而佛法增长,因此派遣魔子魔女、魔兵魔将来扰乱修行之人。如果是大修行人,魔王也会亲自出动,务期留住此人于魔力所及的范围之内。释迦牟尼成道前夕,就有降魔的过程,曾在菩提树下降伏了魔波旬率领的魔军。

所以,非大修行人不容易受到天魔的困扰。一般的俗人,终日在烦恼及五蕴之中打滚,也在生死之中流转,岂能遭致天魔出击?除了天魔之外,其他三种魔都属于人为。纵然是天魔的困扰,如果身心正常、精神稳定,也可以克服。所以不会修行的人或知见不正的人,易染魔扰。如有正确的知见和精进的修行,魔扰是不存在的。

以现代而言,是指权力者施加的迫害等。《西游记》等神话小说中关于“魔”的描写都源于佛经。后来,用“魔”、“魔鬼”泛指一切恶徒邪术,也引申指神奇之事,如“魔术”等。

⒋五魔:四魔加上“罪魔”,则为五魔。据《骂意经》列出天、罪、行、恼、死等五魔,系于《法华经》卷五〈安乐品〉自烦恼、五阴、生死、“天魔”四魔中,除去天魔而取其中的五阴魔、烦恼魔、生死魔之外,复加罪魔而来。

⒌八魔(鎅八魔):

⑴《涅槃经》谓在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天魔“四魔”之上,另加无常魔、无乐魔、无我魔、无净魔“四魔”(又称“四倒”、“四颠倒”),则为八魔。前“四魔”是针对凡夫的魔,“四魔”是针对声闻、缘觉二乘的魔。

⑵《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又总括为分段、变易二魔。分段、变易二魔各有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天魔“四魔”,故总合成八魔。其他如《摩诃止观》卷八下,于修禅中所起之魔,有详细说明。

⒍十魔(畍十魔):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列欲、忧愁、饑渴、爱、睡眠、怖畏、疑、毒、名利、自高慢等十魔,并释云(大正45·348b):“可欣名欲,心戚名忧愁,悕求食饮名饑渴,耽欲名爱,令心昧略名睡眠,有所恐怯名怖畏,犹豫两端名疑,损恼身心名毒,悕誉贪财曰名利,自举陵他名高慢。欲等即魔,亦持业释。”

旧译《华严经》卷四十二、《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九谓魔有十种,举谓:五阴魔(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天魔、善根魔、三昧魔、善知识魔及菩提法智魔十种。

《华严经大疏钞》卷二十亦列举蕴、烦恼、业、心、死、天、善根、三昧、善知识、菩提法智等十魔,并释之云:贪着五蕴为蕴魔;执着五尘境,起一切烦恼为烦恼魔;一切恶业为业魔;高慢心为心魔;命终为死魔;他化天大魔王为天魔;执着所修善根为善根魔;耽着所得禅定,不求升进为三昧魔;悭吝法,不开导他人为善知识魔;着菩提智为菩提法智魔。

⑴贪着五阴称为五阴魔;

⑵烦恼能染污障碍称为烦恼魔;

⑶业魔即由于杀等的恶业,而妨修正法,损害慧命者;

⑷自我憍慢称为心魔(因憍慢心,而阻碍正道,损害慧命者);

⑸远离受生称为死魔;

⑹起憍慢放逸之心称为天魔;

⑺心无悔称为失善根魔,即执着于自得的善根,不再精进,而遮蔽正道,损害慧命者;

⑻味着称为三昧魔;

⑼于彼生着心称为善知识魔;

⑽不能出生诸大愿称为不知菩提正法魔;

关于“十魔”,摘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如下: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何等为十?所谓:蕴魔,生诸取故;烦恼魔,恒杂染故;业魔,能障碍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舍生处故;天魔,自憍纵故;善根魔,恒执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识魔,起着心故;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业。何等为十?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恶心布施,嗔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槃离欲寂静,是为魔业;于菩萨所起嗔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余说悉非,是为魔业;乐学世论巧述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勤求佛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何等为十?所谓: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于佛深法信解不谤,舍离魔业;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离魔业;常求一切菩萨藏法,舍离魔业;恒演说法,心无疲倦,舍离魔业;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舍离魔业;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舍离魔业;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舍离魔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

修正法时,魔必竞起障碍。《祈祷抄》(第1415页)云:“元品无明之第六天魔王,入一切众生之身,使为怨于佛不使其说”。元品无明是谓己心本来具备的根本迷惑,与元品法性(悟)同是生命自体的内在作用,而以魔的姿态显现出来。诚如《御义口传》(第785页)所述:“受持此本法,是信之一字耳。对治元品无明之利剑正是此一信字,‘无疑曰信’之释,须会此意”。

《治病抄》(第1036页)云:“元品法性,显为梵天、帝释等;元品无明,显为第六天魔王”。

天台智者大师于《摩诃止观》第五卷上说:“行解既勤,三障四魔纷然竞起,重昏巨散,翳动定明。不可随,不可畏!随之,将人向恶道;畏之,妨修正法”(大正第四十六卷第四九页),教导修行正法者应有的心理建设。佛道修行愈前进,阻挠的抵抗力(魔)愈强,要有识破魔之为魔,加以打破的强盛信心,才能成就佛道。诚如日莲大圣人于《兄弟抄》所述:“此世界是第六天魔王之领地,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为彼魔王之眷属”(第1124页),“说此法门,魔必出来。魔不竞出,焉知正法”(第1130页),尤其是第六天魔王,嫉妒众生成佛,而执拗地妨碍信心。接着引用前述的《摩诃止观》之文说示:“此释,不仅日莲身当之,亦门家之明镜也。须谨慎习传,以为未来资粮”(同前)。

据《普曜经》卷六〈降魔品〉所载,释尊成道之际,魔王波旬曾派遣欲妃、悦彼、快观、见从等四女前来扰乱。迦叶佛时,有头师魔王出现。《杂阿含经》卷三十九、卷四十五等处曾述及佛陀降魔之事。《中阿含经》卷三十亦述及有关佛弟子目连降魔之事迹。而密教为防止诸魔之侵迫,故于修法时常行结界等法以资防范。《摩诃止观》卷八(下),曾就修禅中所起之魔而广加分别,《大乘起信论》亦说及有为魔邪诸鬼所恼乱之事。。对治魔之方法,或念三归、五戒等,或诵治魔咒,或念佛等均可。又密教修法中,常限制一定之区域修结界法,来防止魔障进入。

《魔逆经》云:“大光夫人白文殊言。其魔事住于何处。文殊言住于精进。又问何故住于精进。文殊言其精进者。乃为魔求其便。若懈怠者。彼当奈何(因明勤懈乃述魔住)。”唯有凭着对御本尊的强盛信心,才能将魔打破。《圣人蒙难事》(第一二三八页)又说:“月月、日日,须益坚强,稍有懈怠,必受魔侵”,教示信之一字,必须持之以恒。《御书立正安国论》(第一七页)

【参考资料】:

《中阿含》卷三十<降魔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佛本行集经》卷二十六、《超日明三昧经》卷上;《大品般若经》卷十三〈魔事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二;《佛所行赞》卷三<破魔品>、《玄应音义》卷二十四、《慧苑音义》卷下、《慧琳音义》卷十二、卷二十五;Windisch《Mara und Buddha》。

▼《楞严经五十阴魔》(宣化上人讲述)

道教中的魔


,道教中的用语。道教经典《灵宝大法》中提到了十种魔。《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四五:“其魔有十,故具于篇内···,一曰天魔,二曰地魔,三曰人魔,四曰鬼魔,五曰神魔,六曰阳魔,七曰阴魔,八曰病魔,九曰妖魔,十曰境魔。

道教经典《灵宝大法》中提到了十种魔:

  1. 天魔——上天试道者

  2. 地魔——一切灾难者

  3. 人魔——引人入迷者

  4. 鬼魔——冤魂恶鬼者

  5. 神魔——贪利养之者

  6. 阳魔——眷属阻道者

  7. 阴魔——梦中乱神者

  8. 病魔——业病缠身者

  9. 妖魔——木石禽兽之精者

  10. 境魔——无定力幻境见神仙者

何为魔?近代西方通俗文化于网路与媒体的侵浸,以及佛教经典之大力宣扬之下,对于“魔”的观念与我至道文化的差别甚钜。《正字通》译经论曰:“魔,古从石作磨。梁武帝攺从鬼。”磨本来有砥砺试炼之义,改石为鬼而皆成大力邪鬼之说。此者与我道教经典之义有所不同。于道教而言,元始天尊龙汉开图尔后统御三界,有无数之自然之神灵通过修炼而登真。于显者为之仙帝,主司赐福与教化。于隐者为之魔帝,主司护卫与惩戒。此者正与我道两仪之说相符。仙帝与魔帝同属元始天尊之麾下,魔帝严镇北酆之上,而此地也正是“雷城”之所在。

魔帝者又以五大魔帝为代表。《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青天魔王,巴元丑伯。赤天魔王,负天担石。白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监丑朗馥。黄天魔王,横天担力。五帝大魔,万神之宗。飞行鼓从,总领鬼兵。麾幢鼓节,游观太空。自号赫奕,诸天齐功。上天度人,严摄北酆。”以此可知其神格与仙帝相同,可达诸天之界。

《上清隐书》玉清神霄王曰:“凡鬼魔巧便变化万端,或沉或浮,或见或亡,或聚或隐,或藏或形,或气或死或生,或飞云中或治空洞,五色恍惚无有常形,如此皆承六天之运,受会于三天,在其度之内故得肆其凶丑。高上亦以后学多巧民心不纯,洎害繁生恶逆滋彰,故容之以威民使协真,以罚非役之以兼考官,故不灭其根种也。若使运终数讫则其气自消,民心自然而纯学者自然成仙也。”以此可知在仙帝随方设教无量度人之时,魔帝及四出搜捕邪精以卫后学,飞空变幻考验试炼,可令后学自知清静之功立身之德所拥几何。

道教之中魔的种类:

道教之经典将魔分成十类,《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四五:“行道之士,先明于制御之法,其魔有十,故具于篇内。学者深而造之,勿为魔之所试,斯道不难成矣。一曰天魔,二曰地魔,三曰人魔,四曰鬼魔,五曰神魔,六曰阳魔,七曰阴魔,八曰病魔,九曰妖魔,十曰境魔。”

此十魔者惟有天魔为仙帝所幻试,非野鬼或邪魔之所为,其余九者须谨慎应对之。经中有提及诀、印、咒以退之等等在此不便多提,下文以内炼修为之义而对之。

十魔试炼之含义:

一、天魔:

《上经大法》:“天魔者,修炼居山之士一念纤尘,而被魔王之所败而不能成真。何者?正炼火丹修真养浩行持入靖,或目见显现形影,幢盖幡花百种天香异云覆室,或耳闻仙乐之韵,此乃天魔之所试,即非正道之所履行也。”

对于天魔魔之说可谓“着象”所至。在《坐忘枢翼》有提到:“若定中念想。则有多感众邪。百魅随心应现。真人老君。神异诡怪。是其祥也。”自是端正体心而寂守,心常静以符道元,当知空中无形,有形者道之末也。所当见幻识幻,如当风掠而不着,幻灭尔后即证《上经大法》:“其魔自退,变神为元始天尊。”,此点经文所言无误,而实作者所验之非一般之俗想,当知太虚无名元始无形,空中之妙有者本乃一炁也,一炁元始乃永恒之真。此天魔灭幻之试炼过后才能算是“初得一炁入玄门”。

二、地魔:

《上经大法》:“夫地魔者,行持之士步罡变神,书符呪水起念不正,多被地魔之所试。何者?正欲思存而心生疑议,步掏书呪而乱其心元,或照形而不辨其姓名,或附身而不通言语,抵敌道法毁辱真文,皆非邪鬼之所依,即是地魔之所试也。”

对于地魔之说可谓“修炼不足”所至。步罡变化一炁通神,尔后持法书符之际窜起不正之念,随坛地司城隍感知其邪念而阻其玄法运行,使其法不灵不应。此皆是持炼法度之人平日心不修正诫律不遵所致,身中心性内炼之事旁人不可知,虽言语庄重行为有节,然心念不正稍有纵驰者神人地司即察。趁念不正更乱其心,以示急急正心断念。若诫示不醒者必然群魔窜心,日后身败名裂登真无望皆由此启。

三、人魔:

《上经大法》:“夫人魔者,行持之士皆有之。或居山或入室,书符步呪掏诀行持,方欲行用一念有殊,或被言语谊哗秽臭腥膻,鸡犬、孕妇、师僧尼俗冲突坛场,以至惑乱法身思存不正,符水不应呪诀不灵,皆人魔之所试也。”

对于人魔之说法可谓“俗缘无断”所至。此点学道修真之士多人有之,当须多加留心。学道之人本应深居简出,所结者止于云朋霞友而已。若无应酬往来何有尼俗之辈喧哗道坛,若拒酒食邀约何有腥膻之物秽臭居室,若不情希升进何有师僧冲突坛场不宁,若无显德露能何有鸡犬、孕妇声闻不停。此般终日吵闹无休必然身心不得安宁,心不远俗必然离道日远,符水不应呪诀不灵此理所当然也,俗缘不断独居深山也无用。

四、鬼魔:

《上经大法》:“夫鬼魔者,行持之士,或治人于郊野之中或建坛于伏尸之地,一念稍悮,即夜梦魅,屋宇虚呜,禽鼠出以现形蛇,虫显其怪状,惑乱正法恣坏灵坛,皆鬼魔之所试也。”

对于鬼魔之说法可谓“法炼不专”所至。学道修真之士勤习道法以济众生而得积功,学一则专勤习则精,日久功夫自然深熟,倘若贪多好学无一专精,遇有大力邪鬼纠缠欲驱退之,然而施法不纯召降不精,以此行者犹如小丑献世,徒惹邪秽缠身嬉闹而已。《清微道法枢纽》:“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正气者天罡也一炁之发散也,保常寂心以入其道,养其浩运法必灵。言虽如此但得几分之专精,学道炼法之士当须自明。

五、神魔:

《上经大法》:“夫神魔者,行持之士,或因驱摄或破庙除精摄祟召魂、一念恣狂多为神魔之所试。或现形影或作言词,抛石旋风吹号叹泣,变化多端见其异状,盗法坛之供具窃丹药之祕文,惑恼法身无有休息,皆神魔之所试也。”

对于神魔之说法可谓“诫律不严”所至。昔时萨天师在外云游,遇有神主不在,神使索求淫祀之庙,故召摄天雷以勘斩之。随后主神回见心有不甘,请领戒鞭以尾随天师欲伺其犯戒而击之。十二年尔后未见有分犯戒律故诚心敬佩,自请为天师护法。学道之人法炼之士,当须以戒为止神鬼自然不敢相扰。

六、阳魔:

《上经大法》:“夫阳魔者,行持者正欲内行,以济生死其一,心念不真或情欲四起,怨憎作念受着情怀,烦恼忧心是非竞乱,此阳魔之所试也。”

对于阳魔之说法可谓“性命不周”所至,此点于历代多有之。修炼之士本当心常寂静内养正气,于内者常安于外者常逸,俗缘谢尽死生如一。若收心未竟其而功者,炼养有盛此必然身强气盛欲念大作,俗念不断必然怨憎时有,人伦未尽必然忧心烦恼。先命后性者于收心此项必须更下功夫。

七、阴魔:

《上经大法》:“夫阴魔者,居山之士修习祕文,或思存之际入室之间,一念差殊即闻四野歌悲冷风乱作,心生倒见妄起贪嗔,谈及杂言多宣死讳,或行于道路逢僧遇尸血秽厌我神光,皆阴魔之所试也。”

对于阴魔之说法可谓“取气不纯”所至。存思之前当知至道之气正直浩大生生不绝,故只取正真生气不用杂炁。且炼养之际不触死秽不言尸丧,修炼之士若不以此为分际,取气茫然万般皆触所言无择,存思炼养之际念头一差,即感召非物或心生左道之念,又触念不灭意随心牵日久必然败道。

八、病魔:

《上经大法》:“夫病魔者,行持之士一念乖殊,四大失理饮食差时,寒暑失调多生疾患,缠绵不退损害行持,此病魔之所试也。”

对于病魔之说法可谓“卫生失调”所至,饥当食寒当衣,此符自然之理也。若餐饮无序寒暑不避旱湿不分,悖逆天象自然之理故而生病,此病者乃自取也。

九、妖魔:

《上经大法》:“夫妖魔者,山林多有之。凡入靖修炼一念不真,多招狐狸山精石怪妖魅,恐人成道化作妖艳以求宿食,或歌艳丽诗词以现形影。故行大法之士,多忌之。”

对于妖魔之说法可谓“正气不足”所至,《道法枢纽》或问:制邪之道如何?师曰:但修己以正,立可制矣。子不闻“花月之妖不敢见狄梁公乎?”正人君子,鬼神犹且知惧,况有道之士哉。而此句原于袁牧《甘泽谣》素娥曰:“请公不召梁公,今固召之,某不复生也。”三思问其繇,曰:“某非他怪乃花月之妖,上帝遣来亦以多言梁公之心将兴李氏。今梁公乃时之正人,某固不敢见。”(梁公,狄人杰)。学道修真之士,心行光正故妖魅邪祟不敢进身,山精邪魅竞相来戏者,必然心有不正有亏暗室。

十、境魔:

《上经大法》:“夫境魔者,行持之际或于道路别室之中,见一物而一念起贪嗔之心,目视非色耳听恶声,或入室中见诸气象形影之端,皆境魔之所试也。”

对于境魔之说法可谓“清静不足”所至,学道修真之士营生于外见诸色形声财货奇物,可同求不可同贪。入室瞑目静心见诸祥瑞内景,不可着幻。《清静》:“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但知太虚无名元始无形,入境灭境乃得常寂。心能常寂此乃道同。

《上清隐书》高上消魔王曰:凡上真已成真人犹凶魔所试,何况凡学之夫耶。仙道得成,亦不被试者,皆是九天制魔保举,故魔宜先试其邪正也。得魔保举便白日升天,岂可为咎魔也。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之十六,玄师曰:凡学士行持洞视,多致群魔所恼,遂乃退败功力。如见美貌灵妃,不可熟视,多是三官五帝玉童玉女,察人功过。亦有清灵善爽魔军变化故来惑人。或作鬼怪变现百种魔试,欲人大功不成。及内人亲戚间阻皆魔鬼使然,欲其中道而废。

道教所言之魔者并非全然为邪恶之类,本有正邪之分。而内魔之患远多于外魔之扰,当知心若纯正丝魔不生,形端气正邪精惊心。消魔之理不在玄奥之中,但看个人日常之心行举止如何。 

八方大魔王 
  亦称“八帝大魔王”。“魔王”之说仿佛教而来。《玉清隐书》:“东方青帝大魔王姓迫落讳万形,头戴横天之冠,衣青羽之裘;住在东方安大堂乡纳善之世,常以春分之日,乘青轮羽车,飞行云中,游宴五岳,试败学仙之人。西方白帝大魔王姓邓讳儿呼,头戴横天素冠,衣白羽之裘;住在西极福堂州盛行之世,常以秋分之日,乘白轮羽车,飞行云中,游宴五岳,试败学仙之人。南方赤帝大魔王姓赭讳上柏,头戴横天朱冠,衣青羽之袭;住在宛梨城境弃贤之世,常以夏至之日,乘赤轮羽车,飞行云中,游宴五岳,试败学仙之人。北方黑帝大魔王姓枭讳摇公丨,头戴横天玄冠,衣玄羽之裘;住在郁亶野清静之世,常以冬至之日,乘黑轮羽车。西北方浩帝大魔王姓光明讳法明,头戴横天紫冠,衣紫羽之裘;住在西北福德之野延贤之世,常以立冬之日,乘紫轮羽车。东南方吴帝大魔王姓方生讳灾展,头戴横天黄冠,衣黄羽之裘;住在东南元福田用贤之世,常以立夏之日,乘黄轮羽车。东北方仓帝大魔王姓邵讳无量,头戴横天青冠,衣青羽之裘;住在福集都长安之世,常以立春之日,乘苍轮羽车。西南方黄帝大魔王姓五鸟盈讳通勃,头戴横天绿冠,衣绿羽之裘;住在西官延福乡仁静之世,常以立秋之日乘绿轮羽车……”

五天大魔王 
  “五天大魔王为:东方青天魔王讳巴元字丑伯,又姓斌,讳齿成巴,主领天魔,每耗人肝气,令人喜怒不常;南方赤天魔王讳负天字担石,又姓佛(拂),名由(白)肃,主领地魔,势能揭天,力能倾山,每耗人心气,令人狂暴;西方白天魔讳反山字六月,又姓(黄)赤,名张市,一头六目,主领金石山川之魔,能破山反石,每耗人肺气,令人贪爱;北方黑天魔王讳监丑字朗馥,又姓徐讳直事,主领四海九江川泽之魔,为性凶丑而好杀害,每耗人肾气,令人多欲;中央黄天魔王讳横天字担力,又姓天门,讳波狂,主领四方魔精,每耗人脾气,令人好贪饮食,多生疾病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卷二,《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卷中,《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卷五)又“出符图七千章,神咒四千首付诸真人及诸天帝救苦真人,三天大魔王,五天大魔王分布世间,救护一切。”(《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六)。

五帝大魔王

  “五帝大魔王”据南宋陈春荧考证:此既非五帝,又非五天魔王,乃五帝之下别有大魔。“青帝魔王姓迫落讳万刑,赤帝魔王姓赭讳上柏,白帝魔王姓邓讳吁儿,黑帝魔王姓枭讳公孙,黄帝魔王姓宛躬讳产生,其职主领三界功等诸天为鬼神之宗也。一曰五帝各有御魔总真灵符,分卫五方,青帝符吏名启华,赤帝符吏名明真,白帝符吏名茂成,黑帝符吏名守元,黄帝符吏名叔真,各领神兵守卫灵文,以御魔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卷中)又《玉清隐书》云:五帝大魔王,领官属与天同生,恼乱学人不欲成道,又自种与诸天上帝齐其圣功,后因龙汉开图乃服元始之化。故《步虚》颂云: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诸天,由是而言,若学土坚持素志,功绩行着,则魔王敬奉反为之用,又何敢而魔障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二)。


  亦称“北帝大魔王”。《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隐书》:“北台金玄洞微玉清消魔大王,生乎始劫之中.二仪分判,三象植灵,天地翳莽,幽幽冥冥,正诞于北漠广寒之庭。平丘中域,寒谷之宾,元为我父,玄为我母,始结我身以三气为字。高上玉皇授以《金真玉光紫文》、丹章、玉空、凤函命、魔灵幅、封掌九玄,总领五岳,捡摄北酆,匡正三五、馘斩六天,受任上官,咸制万灵。消魔大王治天北广寒七宫,下领北罗酆山,北帝大魔王即住在山上纣绝阴天宫中,有大魔王姓宛躬,讳产生(后演变为五帝之黄帝大魔王的隐讳)官属三万八千人名,悉隶属于消魔大王。凡后学成仙,消魔大王皆使大魔王保举列言,然后用乃得飞行上清。
  注:道教的魔王与一般我们熟悉的魔王不同,是元始天尊创造的,用以代表道法的另一面,虽然也为恶,但其实是奉元始的命令试探学道者的黑脸角色。

三界大魔王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曰:「天中大魔。」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二齊嚴東注:「大魔者,即三界魔王也。」

 寧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六三:「欲界大魔王,色界大魔王,無色界大魔王。」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符圖》卷下:「第一欲界魔王諱郁默……第二色界魔王諱摩羅……第三無色界魔王諱韶。」

最後為萬魔之祖——玉清消魔大王

 此為玄元二氣所化,統三十二天之總司,綰諸天之簿籍。天帝皆來稽首,天下萬神皆來朝謁,萬鬼千神悉皆震伏。

 亦稱「北帝大魔王」。

 《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隱書》:「北臺金玄洞微玉清消魔大王,生乎始劫之中,二儀分判,三象植靈,天地翳莽,幽幽冥冥,正誕於北漠廣寒之庭,平丘中域寒谷之濱,元為我父,玄為我母,始結我身,以三氣為字,諱曰:_。我脫落紫胞而六眼煥精,竦身九千萬丈,體生百變之光,七元交絡,洞暎玉形,三景待以朗曜,日月為之開明。於是受命高上玉皇,授以金真玉光紫文丹章,玉璽鳳函命魔靈幡,封掌九玄,總領五岳,檢攝北酆,匡正三五,馘斬六天,受任上宮,威制萬靈。……消魔大王治天北廣寒七寶宮下,領北羅酆山,山在北方癸地,高二千六百里,周迴三萬里,其山并有七寶珠宮,皆鬼神所住。山下有萬丈之谷,名曰丘寒之泉,則是鬼神之獄,北帝大魔王即住在山上紂絕陰天宮中。有大魔王,姓宛躬,諱產生,官屬三萬八千人,名悉隸屬於消魔大王。凡後學成仙,消魔大王皆使大魔王保舉列言,然後乃得飛行上清。大魔王常欲敗人之學,惡人得仙,得仙便成大魔王之上真,故學常為大魔王所試,多有不過,皆是大魔所敗。學者有知大魔王秘名,所住宮府,則不被試校,亦自然得保舉於上清也。兆為學常當誦消魔王百神之咒,則禳於大魔之試,魔試既滅,真靈尅降,得見真形,便白日飛騰,上昇玉清之宮。大魔王衣玄文之裘,頭戴橫天之冠,腰帶龍頭之劍,常乘羽輸之車,飛行雲中,常作謠歌,有三千言,亂敗於後學。故太上具書其曲,在消魔寶真經中,有知其曲,則試敗不行,無復有傷壞之患。」

 道教的魔王與一般我們熟悉的「神之敵對者」不同,祂們是元始天尊創造的,玉清消魔大王就是元始天尊的化身、諸魔王也是諸天尊所化,為了鎮壓諸魔。

 魔王與其麾下諸魔所居住的世界稱為「魔靈道」,這是代表道法的另一面,祂們雖然也為惡,但其實都是奉元始的命令試探學道者的黑臉角色。

 整理自网上


参考:

anzhihe 安志合个人博客,版权所有 丨 如未注明,均为原创 丨 转载请注明转自:https://chegva.com/3381.html | ☆★★每天进步一点点,加油!★★☆ |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